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分析

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瘘后,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在新辅助放疗后行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瘘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归纳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永久性造口的主要病因.结果 64例患者中造瘘口位于末端回肠者58例(90.6%),位于横结肠者6例(9.4%).从造瘘至造瘘口关闭的时间为(23.6±10.0)周,其中造瘘口成功还纳46例(71.9%),形成永久性造口18例(28.1%).永久性造口的原因主要有吻合口瘘7例(38.9%),吻合口狭窄4例(22.2%),输尿管瘘1例(5.6%),局部复发1例(5.6%),远处转移5例(27.7%).结论 因新辅助放疗所致的肠道纤维化及微循环减少等病理改变,使吻合口瘘、吻合口及其近段肠道狭窄的发生率增高,进一步导致永久性造口的发生.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 作者单位

    646000 四川 泸州 西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610041 四川 成都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646000 四川 泸州 西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610041 四川 成都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646000 四川 泸州 西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646000 四川 泸州 西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610041 四川 成都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疗;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永久性造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