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276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38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10715篇;相关期刊63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吻合口瘘的相关文献由639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强、吴刚、赵松等。

吻合口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38 占比:19.64%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10715 占比:79.75%

总计:13435篇

吻合口瘘—发文趋势图

吻合口瘘

-研究学者

  • 王强
  • 吴刚
  • 赵松
  • 韩广森
  • 李伟
  • 陈刚
  • 韩新巍
  • 王刚成
  • 陈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迎泽; 宋国权; 王茂龙
    • 摘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及外科手术技术改进,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逐步提高,其五年生存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虽然手术经过不断的优化,手术创伤明显变小,但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无未明显改善,其中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 AL)是结直肠癌术后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一旦出现AL,可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按期化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外科医生应当在关注如何优化术式及提高五年生存率的同时,也应该将研究焦点放在如何解决术后并发症上.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直肠癌AL的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阐述如下.
    • 孙飞; 马永宝; 夏建国
    • 摘要: 目的研究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患者左结肠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采用开放或腔镜手术,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脉,两组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完成操作。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7、40.636、3.744、4.439,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30(QOL-30)评分为(79.89±2.62)分,高于对照组(71.39±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9,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患者左结肠动脉的疗效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相当,对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可改善患者近端肠管血运,降低吻合口瘘及预防性造口的比例。
    • 叶志华; 余家康; 王哲; 何秋明; 钟微
    • 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Ⅲ型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术后气管食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的高危因素,并计算高危因素预测RTEF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21年1月我院EA-TEF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气管食管瘘复发分成复发组(recurrent组,R组)及无复发组(not recurrent组,NR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开放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气管食管瘘结扎方式等术中情况,统计分析RTEF的高危因素,分析其预测RTEF的能力。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Ⅲ型食管闭锁患儿154例,男98例,女56例,R组11例,NR组143例,单因素对比分析R组与NR组患儿除吻合口瘘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R组吻合口瘘6人,占该组54.55%;NR组13人,占该组9.10%,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后可见有吻合口瘘相对于无吻合口瘘发生RTEF的风险增加12倍(OR=12.000,95%CI:3.216~44.771)。结论RTEF与患儿基本情况、术中情况无关,与吻合口瘘显著相关,且有吻合口瘘的患儿出现RTEF风险是无吻合口瘘患儿的12倍。
    • 梁清梅; 黄伟钊; 陈彬彬; 叶翠玲
    • 摘要: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伤口引流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吻合口瘘引流及伤口氧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VSD进行瘘口引流。比较两组的瘘口渗液量、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瘘口渗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伤口引流的有效方法,能减少瘘口渗液量,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周晓华; 徐豪; 徐光齐; 芮鸿庆; 濮阳永强; 吴向荣; 张晶; 荀江
    •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现状与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为临床防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而筛选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0例直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29例(1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吻合口瘘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非吻合口瘘组,术中左结肠血管损伤、术中器械使用选择不当的患者占比及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吻合口瘘组,术前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低于非吻合口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术中左结肠血管损伤、术中器械使用选择不当、术前NLR水平较高,术前血清Alb、PA水平较低均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OR=2.130、2.399、2.489、2.004、2.083、1.988,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术中左结肠血管损伤、术中器械使用选择不当、术前NLR水平较高,术前血清Alb、PA水平较低均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高双庆; 鲁立军; 郭圣治; 刘慧敏
    • 摘要: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及对患者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展开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辅助治疗,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辅助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免疫功能、预后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治疗后采取肠内营养辅助治疗不仅能预防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消除炎症,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促使其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 刘宁; 吴垚锟; 赵琼惠; 杨林
    • 摘要: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瘘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X射线摄影是术后检查吻合口瘘最常用方法,但有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本文报告食管癌外科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上消化道X线造影假阴性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吻合口瘘的认识,以降低漏诊率。
    • 蔡泽贤; 张培松; 林蕊
    • 摘要: 目的:分析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两种不同造瘘方式对患者术后创伤应激反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实行直肠癌低位前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回肠造瘘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术后创伤应激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造瘘可以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促进其早日康复。
    • 叶甫波; 朱雄文; 吴贵阳; 刘翰林; 袁世超; 范庆豪
    •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14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其中68例采用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左结肠动脉组),72例采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回肠造口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保留左结肠动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不保留LC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总淋巴结数、第三站淋巴结数、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回肠预防性造口率分别为7.35%(5/68)和19.44%(1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淋巴结清扫不会产生影响,可减少回肠预防性造口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史守兴
    •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经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静脉营养支持与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34例予以经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瘘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均P<0.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行胃镜下置管肠内营养治疗可加快术后瘘口愈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