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刑事裁判可接受性问题初论

刑事裁判可接受性问题初论

         

摘要

裁判的可接受性是指裁判具有被受众容纳而不被拒绝的属性。裁判的受众可以分为当事人、法律共同体和社会大众三种类型。理想的状态是三类受众都可接受,但在不能被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应当将法律共同体作为评判可接受性的核心受众。在评判的标准上,理想的状态是裁判结果正确,且程序公正。但在结果未知的现实裁判中,所谓"结果正确"是裁判者自信结果正确,同时使裁判受众相信结果正确。裁判文书是裁判者展示心证形成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故裁判可接受性标准的确立主要应通过裁判文书的论证和评判来实现。裁判可接受性的现实标准可以通过逻辑、法律、事实和程序四个方面具体设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