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腹泻病的系列研究(Ⅱ)临床特点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腹泻病的系列研究(Ⅱ)临床特点

         

摘要

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4种主要毒力基因(LT、STp、STh、CFA/I)制成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作为诊断手段,在广州市远郊农村对ETEC腹泻病做了系列研究。该病年发病率12.17%,年龄1个月~75岁。不足5岁的发病率为80.28%,其中不足2岁的高达18.97%;5岁以上的为2.18%,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孩显著高于女孩(P<0.01).发病高峰在7月(1.47%)和11月(1.76%)。临床症状以腹泻(100%)、呕吐(32.5%)、食欲差(28.9%)为主,95%的不足2岁患者伴有上感症状,31.3%有38℃以下低热,个别达39℃以上者常伴有合并感染,但成人少见,75%患者为水样便或稀便,14.5%为粘液便,3.6%为脓血便;有脓血便者常合并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或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感染。82%的患者每天大便3~5次,>10次者常有合并感染。菌型以ETEC-STp为主,依次为LT、ST/LT和CFA/I。病程一般为3~4天。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但对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G有高度抗性,且多重抗性十分普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