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大九湖泥炭湿地甲烷通量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大九湖泥炭湿地甲烷通量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摘要

研究选取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9年涡度相关设备观测数据,分析大九湖泥炭湿地CH4通量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九湖泥炭湿地是“CH4源”,CH4年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大九湖泥炭湿地CH4排放呈现以下规律:年尺度来看,CH4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排放量集中在夏季;日尺度来看,CH4高排放量集中在白天,CH4昼通量高于夜通量。2016-2019,年昼通量百分比分别达到57.76%、59.09%、61.34%、50.84%,为大九湖泥炭湿地CH4通量主要组成部分。昼通量占比最大值分别为74.59%、81.85%、67.22%及70.12%,主要发生在春季;夜通量占比最大值分别为48.82%、50.54%、44.59%及54.31%,主要出现在夏季,该现象可能与春季昼夜温差较大而夏季昼夜温差较小有关。CH4通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来看,大九湖泥炭湿地CH4通量与气温(ta)和土壤温度(ts)呈正相关(r=0.61,P=0.000;r=0.59,P=0.000),与表层土壤含水率(SWC)呈负相关性(r=-0.24,P=0.000)。路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s、ta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昼通量的主要因子,其中ts的影响最重要(标准化系数=0.418,P=0.000);ts、ta和SWC对夜通量更具调节作用,其中ta的影响最显著(标准化系数=0.246,P=0.000)。2016-2019年,研究区内SWC年际变化范围分别为29.99%-81.70%、61.88%-80.76%、61.38%-81.35%、54.95%-80.17%,年均值为70.35%、78.23%、77.82%、68.10%,2016年和2019年波动频繁,幅度较大,2017年和2018年较为平稳。结合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得出,SWC波动频繁时,ts对CH4通量呈现更强的指示作用,SWC相对稳定时,ta更具有指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