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冀西北3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肥力评价

冀西北3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肥力评价

         

摘要

森林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条件.为研究冀西北3种森林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张家口市崇礼区清水河流域恢复年限40年的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乔木林和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测定了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特征,采用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法对3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落叶松林与虎榛子灌木林土壤容重明显低于油松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大于油松林.(2)虎榛子灌木林的土壤水分自然储量明显大于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表现为落叶松林>虎榛子灌木林>油松林.(3)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落叶松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储量高,虎榛子灌木林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储量高,油松林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储量高.(4)经土壤肥力指数综合评价,3种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落叶松林>虎榛子灌木林>油松林.油松林土壤肥力与其他两种林分差距较大,主要由于其枯落物难于分解,上中层土壤(0—40 cm)有机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