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茂兰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对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的影响

茂兰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对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

茂兰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极具典型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茂兰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对于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贵州茂兰喀斯特地区,选择4种不同植被阶段(原生林阶段(P)、次生林阶段(SE)、灌木林阶段(S)和草本阶段(H)),采集石沟、石缝和土面3种小生境的表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土壤,对土壤化学性质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葡糖苷酶(BG)、β-1,4-木糖苷酶(BX)、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H)、β-1,4-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等5种土壤水解酶活性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在各演替阶段、小生境及不同土层中,除pH、碳氮比(C/N)外,有机质(SOC)、有效磷(AP)、全磷(TP)等其他化学因子均呈上升趋势.所有土壤化学因子在各演替小生境中均普遍表现为石缝高于石沟和土面;除土壤pH、硝态氮(NO3+-N)和碳氮比外,各演替阶段中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表层(0—10 cm)>下层(10—20 cm).在不同演替阶段中,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LAP>BG>NAG>BX>CBH和S>SE>P>H;LAP、BG、BX和CBH在不同生境中均表现为石缝中活性最高,NAG则是在次生林和灌木阶段中活性最高,在原生林阶段石缝中土壤酶活性较高.5种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演替均表现为表层(0—10 cm)>下层(10—20 cm);在不同演替阶段,5种土壤酶与不同化学因子之间显著不同.综上,喀斯特地区森林土壤酶活性特征与植被演替阶段、生境类型、土层类型和土壤化学因子之间均存在相关性,是多因子复合作用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