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1-10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恶化,生态危机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生态教育也应运而生。本文认为,开展生态教育是推广生态理念、加强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生态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专业生态教育几乎与国外同步发展。但是,生态教育普及的深度及广度都相对滞后。本文研究了目前高校生态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建议,最后指出当代大学生成为倡导和谐社会的先锋,利用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中找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策略,最终实现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
  • 摘要: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能为城市提供多种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但在我国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城市湿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本文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由于城市用地扩张的吞噬,湿地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的60多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指出我国城市湿地建设需要的是生态修复,而不是园林建设。湿地生态工程既要满足城市居民和游客对人居环境和景观游憩的需要,更要有利于恢复城市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发挥综合性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我国现有的城市生活、生产方式没有彻底转变、流域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之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难有成效。
  • 摘要:农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与区域生境以及各种农业措施有关,我国农田杂草有600余种,其中对作物生长产生严重为害的杂草有50余种。黄淮平原农田杂草种群多且危害重,长期生态样地调查结果显示,危害小麦的主要杂草相对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野燕麦>泽漆>婆婆纳>刺儿菜>米瓦罐。玉米田杂草相对密度依次为马唐多牛筋草>反枝觅>马齿觅>简麻>稗草>香附子>龙葵等。沟边、路旁、田边地头已成为一些杂草繁殖和传播的场所。农田长期旋耕、施肥营养失调、小麦玉米连作、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是杂草种群演变频率加快的主要原因。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使一些次要杂草演化成为主要杂草,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杂草以及恶性杂草总体危害加重。黄淮地区的播娘篙、莽菜、芭卖菜、芦苇、马唐、简麻、马齿觅等杂草的数量及密度逐年上升,逐渐成为黄淮平原农田的主要杂草。改变耕作制度和种植制度,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是防控农田杂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措施。
  • 摘要:解释合作行为的演化或合作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物学家和社会、经济学家试图解决的重要范畴之一,然而自私的个体为什么会牺牲自己的适合度或利益而帮助对方的“悖论”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从1960年以后,基于均衡思想陆续提出的亲选择(即Hamilton定理)、互惠选择(即“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原理”)和群选择等认为遗传的相似性、高度的利益互补或群体间的竞争将促使相互作用的个体演化为合作关系。然而,在公共资源有限的系统中,无论合作双方的关系有多高,合作双方必然会由于公共资源的减少而发生冲突或竞争行为,从而将可能导致合作或共存关系的解体,经济学家Hardinl968年发表在《Science》中的论文将上述悖论形象地描述为“公共地悲剧”。本文利用在经典的物种间合作模式系统——榕树-榕小蜂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其性比演化方面得到验证;而且还可能直接用于解释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种内合作行为,并将可能为亚洲普遍存在的民主集中(集权制)政治体制提供自然的解释。
  • 摘要:丽蚜小蜂属于膜翅目蚜小蜂科恩蚜小蜂属(Encarsia)。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主要通过寄生粉虱若虫和直接取食若虫体液来杀死害虫。白粉虱是番茄温室内最重要的害虫,其当前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鉴于化学防治造成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残留、人员中毒等问题,研究和利用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健康防控技术十分迫切和必要。本研究针对秋延后越冬番茄温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技术,比较与放蜂关联紧密的配套措施、不同益害比和年前不放蜂等因素对粉虱控制效果的影响,为制定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碳吸收能力最强的碳库,人工林因其独特性能而具有巨大的碳吸存潜力。中国具有世界最大的人工林面积,人工林在中国碳贸易谈判中尤为重要。橡胶人工林是中国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中国海南、云南、广东等地的种植面积已达1×106 hm2。目前对橡胶树人工林的碳汇效益研究很少,本文试图利用进行一些最基础的工作——进行橡胶人工林碳通量方面研究。本文对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与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25 m高度碳通量的变化特征,对2010年该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况进行了初步估算,并讨论了橡胶林CO2通量以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
  • 摘要:红树林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来自工农业发展引起的重金属污染。相对于其它陆生植物而言,红树植物对潮间带不利因子的适应(acclimation)研究主要集中在盐、水淹以及缺氧等方面,在对重金属在不同时间上的适应特征则研究较少,不同繁殖方式和形态的红树植物在适应重金属胁迫上的差异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比了不同繁殖方式的三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 Sheue,Liu & Yong),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 Linn.)和老鼠筋(Acanthusilicifolius L.)在不同时间(1、7、49d)的重金属(Pb和Mn)胁迫下的重金属积累动态、膜质过氧化、渗透调节物、抗氧化保护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以揭示其对重金属胁迫的调节和适应。
  • 摘要: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是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变化的表征,目前区域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偏重于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区域生态影响评价方法一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区域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成渝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生态影响评价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摘要:为了解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关系。首先基于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采用Akima和Kriging等方法重构热带印度洋各月温跃层特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各月温跃层特征参数月平均空间分布图,并分析热带印度洋温跃层时空分布的季节性特征。其次采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数据,按月计算各月月平均CPUE,定义有离散的月平均CPUE第三个四分位数为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指标。分析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月平均CPUE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渔场区时空变动规律。最后结合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数据,分析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关系,定量分析大眼金枪鱼渔场区域温跃层特征参数变化区域。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等方法计算大眼金枪鱼最适温跃层特征参数分布区间。分析结果揭示了印度洋温跃层季节性特征和大眼金枪鱼的渔场空间分布特征,大眼金枪鱼的渔场分布和温跃层季节性变化有密切关系。
  • 摘要:城市化是本世纪影响人类进程和历史变迁的两大关键性驱动力之一,对城市生态安全产生强烈影响和巨大冲击,城市生态风险和生态危机加剧,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的形势极其严峻。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刻不容缓。本研究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安全网络的恢复框架或对策,以期为城市生态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 摘要:水是生活、发展的生命线,重视并大力地治理水污染、保护生态是当下的大事、要务。建立、完善、健全防止水污染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水污治理标准,这是百姓的愿望和科学发展的要求与任务。依法防止、治理水污是改善、提升水环境质量和保证优良水质的良方、要件与重要措施。本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呼吁改善现状。
  • 摘要:生物土壤结皮(biocrusts)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陆地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土壤表面、影响水分再分配、促进维管束植物定居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该系统重要的碳源和氮源。研究证实在湿润和光照条件下,温度是控制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的关键因子。但有关极端低温及模拟升温对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尤其缺乏来自野外的实验数据。本文以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广泛发育的生物土壤结皮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规格的开顶式生长室(OTC),采用乙炔还原法(ARA)研究了冬季低温及模拟升温对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的影响。
  • 摘要:农业水资源短缺是当今具有世界意义的焦点问题之一,发展节水农业对缓解水资源紧缺、抵御干旱、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粮食高产、节水、高效的有效途径。不同节水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对区域农业水资源平衡、土壤环境效应和农田小气候效应具有显著效果。区域水资源采补平衡联合调度技术将农业供水系统与用水系统耦合成一个整体,建立地下水、引黄水联合调度大系统递阶管理模型及其软件包,“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水资源调配方案,有效地遏制地下水位的下降,调度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均幅为30cm/年,对照区为60cm/年。微咸水(矿化度≤3g/L)灌溉可使土壤无盐分积累,对于北方灌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发展造成的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当代生态学的研究积极参与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一系列迫切问题,生态学的作用不单纯是作为一个学科参与其过程的探索,还在于它为自然科学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Odum 1972,1997)。中国的生态学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文中以中国生态学发展的萌芽时期、调查和研究时期、生态学研究时期等五个阶段为基础,阐述了生态学的研究要紧密地结合当今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动植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把人类社会包括在内,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介绍了当代中国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用现代社会的应用实例证明我国生态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 摘要:弹性思维是国际恢复联盟特别推荐的资源管理新思维方式,是面对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新生态观,被许多学者评价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基础。国际恢复联盟项目主管Walker教授和Salt博士合编的《弹性思维》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介绍弹性思维的思想基础和几个主要的观点,以及富有弹性的复合生态-社会系统的主要属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 摘要:地球系统的碳库和碳循环过程变化是影响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机制研究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成因分析、变化趋势预测、减缓和适应对策分析领域的科学研究热点。回顾了过去几十年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收支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及其关键科学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科技需求和发展方向。当前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和区域碳储量和碳收支的清查、综合计量与碳汇认证,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联网观测及其循环过程机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野外控制试验,陆地生态系统水、碳、氮循环及其耦合关系机制和模拟模型研究等,同时指出在这些研究领域依然存在且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我国近期的科技工作重点工作应该是努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的碳储量和碳收支动态监测体系、开展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及其区域调控管理的前瞻性研究。定量评价中国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况和增汇潜力,评估各种典型生态系统增汇技术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尺度的温室气体管理和碳交易机制与政策体系的建立提供可报告、可度量和可核查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 摘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为我国特有的珙桐科单型种,第三纪孑遗植物,索有“活化石”之称,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其特殊的分类地位决定它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珙桐濒危状况和原因、保育技术、保护策略3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珙桐种群保护的研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 摘要:害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们采用各种方法防治鼠害,其中不育控制是一种新的方法。不育控制即通过某种手段使雄性或和雌性绝育,或阻碍胚胎着床,甚至阻断幼体生长,以降低生育率。不育控制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近年来,我国在利用不育技术控制害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总结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部分结果。在实验室测试了多种不育剂。被测试的不育剂对相应的鼠类几乎都有不育作用;一些不育剂会影响鼠类的行为,这会减弱竞争性繁殖干扰的作用;一些不育剂在达到一定剂量后有致死作用,不育和灭杀的双重作用会产生更好的控制效果;还观察到不育个体的复孕现象,这会减弱控制效果;关于不育剂安全性的研究发现更昔洛韦和M001雄性不育灭鼠剂对家鸽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大量野外实验证实不育剂对害鼠大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实际控制中,控制面积不宜太小。利用数学模型所作的理论分析表明不育控制有不比灭杀控制差的效果;在决定种群是否灭绝上,不育率、灭杀率、选择性收获率等的作用是相同的。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无论在实验室还是野外,除了种群动态外,还要记录更详细的数据,以期对不育控制有更详细的了解。要加大不育剂对非靶向动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在不育控制这种干扰下。害鼠种群的变化必然导致与其相关的种群也作出相应的变化,这一方面的研究需要进行。每种控制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多种控制方法联合使用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竞争性繁殖干扰现象是存在的,它使种群规模更小,在数学模型中,应体现出这一因素。
  • 摘要:采用Spot 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和气象站资料,在掌握近10a三江源地区植被变化趋势基础上,分不同植被类型探讨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并通过分离气候要素与人类活动对NDVI的贡献,定量评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三江源地区2001-2010年植被生长呈好转趋势,植被增长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在10a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生长的决定性因素,但人类活动可在短期内加快植被变化速率,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的贡献分别为79.32%和20.68%;降水和气温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程度相当,其中受春季和秋季的降水和气温影响最大。尤其是植被生长季前后一个月(4月份和10月份)的气候条件;与林地和灌丛相比,高寒草地受气候条件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其中高寒草甸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NDVI与降水和气温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高寒草原受气温的影响比较大。而高山植被受降水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在气候条件利于植被生长的趋势下,2001-2010年三江源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表现出正影响,实测NDVImax与模拟NDVImax之间的残差为0.0863,表明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其中黄河源区东部和长江源区通天河两侧的生态恢复效益最为明显,而在唐古拉山、昆仑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等山脉的周边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仍表现为负影响;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正影响呈现出下降趋势,2001—2010年NDVImax残差的回归斜率为-0.0039,表明生态项目实施的短期行为严重,生态建设的效果缺乏长效性。
  • 摘要:根据黄土高原地区214个地面气象站最近50年(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法,从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高原和综合治理分区3个层面,对本地区年降水量(PTOT)、侵蚀性降水量(R12mm)、汛期降水量(RJJAS)和暴雨量(R50mm)的时空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PTOT、R12mm和RJJAS变化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从东南向西北,其减少幅度逐渐变小,至西北部和最西部,其反而略有增加。但是R50mm变化的空间趋势不大明显。相比之下,典型黄土高原PTOT、R12mm和RJJAS变化的空间趋势更为突出。(2)在黄土高原地区,约83%的站点PTOT呈减少趋势,69%的站点R12mm和RJJAS呈减少趋势;其中20%的站点PTOT减少显著,10%的站点R12mm和RJJAS减少显著。而约68%的站点R50mm变化率为零。相比之下,在典型黄土高原,呈减少或显著减少趋势的站点比例较高,约92%的站点PTOT呈减少趋势,80%的站点R12mm和RJJAS呈减少趋势;其中24%的站点PTOT减少显著,12%的站点R12mm和RJJAS减少显著。R50mm变化率为零的站点比例则较底,约占62%。(3)近50a黄土高原地区的PTOT和R12mm总体上分别呈显著和接近显著减少趋势,递减率分别为9.9mm/10a和5.9mm/10a;但是其RJJAS和R50mm的减少不显著。近50a典型黄土高原的PTOT和R12mm均呈显著减少趋势,递减率分别为13.4 mm/10a和8.1mm/10a。其RJJAs减少趋势接近显著,递减率为7.6mm/10a。但是其R50mm减少不显著。(4)就5个综合治理区而言,第I区和第Ⅱ区的PTOT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这两个区的R12mm分别呈接近显著和显著减少趋势,而第Ⅲ至V区的PTOT和R12mm总体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仅第Ⅱ区的RJJAS呈显著减少趋势。R50mm在第1区、第Ⅱ区和第Ⅳ区减少不显著,在第Ⅲ区和第V区变化率为零。(5)近50aPTOT减少的突变时间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高原和综合治理第Ⅱ区始于1986年。在第1区始于1991年。PTOT在其余3个区没有出现突变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在典型黄土高原,尤其是其水土保持重点区(即第Ⅱ区),近50a的年降水量、侵蚀性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明显减少,但暴雨量却未显著减少。这意味着如果此种趋势继续下去,尽管因水蚀导致的土壤侵蚀量总体上会有所减少,但是缺水情形会更为严峻,因暴雨导致的剧烈水土流失仍不会有明显缓解。
  • 摘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河口-龙门区间内42个水文站控制流域土地利用和径流泥沙数据为基础,借助GIS和RUSLE,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从景观水平和多尺度上探讨景观格局对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龙区间流域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过程特征存在明显空间分异和相对差异。在斑块类型水平上草地的连结度(COHESION3)和分维数变异度(FRAC_CV3)、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的丛生度(CLUMPY1、CLUMPY5)、居民建设用地边缘密度(ED5)是影响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的重要指标,其中草地连结度对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变异的解释度最高。在景观水平上景观连结度(COHESION)、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景观聚集度(AI)、景观丰富度(PR)是影响水土流失过程的主要因子,其中景观聚集度(AI)对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变异的解释程度最高。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空间变异的解释能力要高于景观水平。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嵌套特性并强烈影响着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在嵌套水平上草地连结度(COHESICIN3)和耕地丛生度(CLLIMPY1)是控制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格局因子。草地分维数变异程度(FRAC_CV3)可以抑制流域泥沙输移过程。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机制和景观指数与反应变量问的统计学关系随尺度不同而异。
  • 摘要:海洋生态资本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要素,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生态资本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采用《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中的方法,评估了山东近海生物资源现存量价值。结果表明,2006年山东近海生物资源现存量为100.20万吨,价值184.45亿元。生物资源以鱼类资源为主,资源量为76.50万吨,价值约131.73亿元,占全省近海生物资源总价值的71.4%;甲壳类资源量为13.98万吨,价值38.88亿元,占总价值的21.1%;头足类资源量为3.52万吨,价值4.47亿元,占总价值的2.4%;其他类海蜇资源量为6.46万吨,价值9.37亿元,占总价值的5.1%。全省近海生物资源现存量价值平均为58.4万元/km2。山东近海生物资源存量价值与近海供给服务价值、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之间表现出互相促进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2008年1月,在我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有19个省区和1765万hm2森林受灾。虽然此种规模的干扰相对稀少,但它为研究冰冻干扰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在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区,建立了3.2hm2的固定样地,包含80个20m×20m样方,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对样方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的胸径进行测定,将受损林木分为折干、翻蔸和死亡3类,同时测定每个样方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2008年的特大冰冻灾害对大明山常绿阔叶林造成严重影响,2009年胸径≥1cm的木本植物受灾率达51.8%;2010年死亡的个体数达776株,是2009年的6.75倍;个体较小的林木(胸径为2-6cm以下)比个体较大的林木受损更严重,其折干、翻蔸和死亡的个体数分别占2010年折干、翻蔸和死亡个体总数的68.18%、54.29%和83.51%;常绿阔叶林林冠有很强的恢复能力,2010年森林的叶面积指数比2009年提高55.4%;2010年森林群落的个体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P=0.018—0.000,df=79)。分别比2009年提高14.96%、10.05%、3.89%和1.13%;群落优势种(云贵山茉莉、罗浮槭)个体的大量死亡将影响着群落的稳定性。
  • 摘要:传统生态足迹理论虽然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却仍然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其无法全面评估人类活动的根源在于,土地功能排他性假设限制了其对利用生态系统非生物生产性产品和服务的人类活动的衡量。为了摆脱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局限性,建议承认土地功能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将生态足迹构建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上。针对传统生态足迹对定义中废弃物吸纳的考虑不足,提出了基于污染物吸纳功能的生态足迹,即污染足迹。污染足迹不是对传统生态足迹中能源足迹的简单置换,而是能够囊括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污染物,并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别或类型进一步细化的足迹类型。构建了太湖流域有机物、氮和磷污染足迹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流域上游湖州市的水污染压力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007年湖州市污染足迹为39948.73 hm2,东部平原地区污染足迹较大,西部丘陵地区污染足迹相对较小;(2)湖州市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对水域空间的生态占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有机污染物;(3)2007年湖州市污染承载力为20896.00 hm2,污染赤字为19052.73 hm2,人类排污活动俨然超出了当地水域的承载能力;(4)2007年湖州市污染压力指数为1.91.当地水环境总体上处于轻度接近中度污染压力;(5)湖州市水污染压力较大的地区,区域内人类活动的维持建立在区域水环境质量恶化或污染物向下游输移的基础之上。
  • 摘要:交通出行的便捷和绿色程度是城市生态社区评价的关键内容。基于生态社区评价研究中交通出行相关指标的筛选及分析,选择了评价社区交通出行生态水平的5项关键指标,即居民工作出行时长,社区停车状况,绿色出行比例,公共交通满意度,社区停车环境满意度,建立了基于交通出行数据采集的客观评价和基于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的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选择北京市城区和近郊的4个不同社区案例进行调查、评价和比较,验证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及北京典型社区的交通出行生态水平。北京居民工作出行时长在60 min以内的占样本总量的75%左右,7%的居民出行时长在90 min以上;居民平均绿色出行比例为69.5%;北京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约为46%,对社区停车环境满意度则不足19%。居民工作出行时长指标可以更直接的反应交通便捷程度,而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会影响到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比例。
  • 摘要: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分析了碳排放效率变化、经济内在结构变迁、消费结构转变、人均消费水平变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变化等六项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碳排放效率因素和人均消费水平变化是驱动碳排放变化的两大主要力量,并且作用相反。碳排放效率的持续提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消费的隐含碳排放急剧增加的趋势,是减缓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而人均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成为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在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并对估算方法修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模型必须考虑以下3个因素:空间异质性、社会发展阶段、资源稀缺性。本文同时考虑以耕地和林地两者的生物量来修正区域差异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构建了空间异质系数;以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率共同构建了社会发展系数;以人口密度构建T资源稀缺系数;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估算模型。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应注意保护现有的生态用地,而且应该适当提高生态用地的数量和质量,改进后动态估算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福州市各县(市)区的实际,可为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有益信息,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生态观作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看法,是一种综合了聚落生态、社会、文化、空间等多重属性的研究视角。采用田野调查法,走访了永汉300余个传统农村聚落中的98个,获得由68个聚落个体组成的样本。“后龙山林地+建筑群+地堂+鱼塘+耕地”为这些聚落的基本构成模式。其生态观主要由社会、经济、文化三类因素构成,三者共同影响了聚落选址、规模和结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同一聚落内部以及不同聚落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因素主要包括饮食和居住的生存需求;文化因素的主要内容是风水。改革开放以来聚落发生演替,原因是生态观中经济因素地位大大提高,风水的影响降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演替过程中出现土地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发展一种基于传统农村聚落保护及再生的新的生态观及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修正演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摘要:为了探讨长江三峡库区昆虫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以及关键影响因子,针对库区记录的3517种昆虫及其中的害虫,我们整理了这些物种的海拔分布范围数据,分析不同分类学水平、种域宽度等级和分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海拔分布模式,采用回归树方法探讨主导的影响因素,并检验相关的假说。结果显示:1)在科、属、种水平,三峡库区分布的昆虫和害虫丰富度均呈随海拔上升先增而后减的格局;狭域、中域和广域种具有显著不同的格局,但三个种域等级的昆虫物种丰富度在海拔1400m以上均显著下降,而害虫丰富度在海拔1200m以上即显著下降。2)对记录昆虫种数>20的科进行TWINSPAN分类,得到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4种主要模式;尽管不同程度受采样效应的影响,4种模式均属于单峰格局;3)库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海拔变化对昆虫、害虫物种丰富度海拔分布具有首要和直接的影响;水热平衡或初级生产力是影响昆虫海拔格局的主导气候因子;而1月均温:O℃可能是限制大多数昆虫物种分布上限的临界温度。上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昆虫物种丰富度及其不同组分均具有典型的单峰分布格局,这种格局是人类活动与气候梯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前者的作用更为直接,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的海拔梯度变化。这些认识对昆虫多样性资源管理和农林业害虫防治具有参考意义。
  • 摘要:福建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733.72万t,秸秆总量占东南沿海(4省l市)总量的9.91%,目前仍有19.7%的秸秆资源未能加以利用。目前,福建省乃至南方诸省秸秆资源的利用模式较为单一,构建集化肥节约、饲料节约、能源节约等为一体的秸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意义十分重大,这要求需将农业固碳减排的理念与循环农业的技术相结合。2007年开始,课题组实施国家科技支撑“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来,提出并构建基于秸秆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固碳减排为集合体的南方丘陵区农田秸秆-菌业开发耦合体系,通过产业耦合、功能耦合、空间耦合、时序耦合,优化构建食用菌产业开发,菌渣(肥)生产,种植业技术提升3大系统集成的耦合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6类适用于农户、村庄、企业的循环利用技术模式。
  • 摘要:本研究用4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对西藏11个牦牛类群和四川麦洼牦牛共335头牦牛的DNA进行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分类关系。结果表明:在335头牦牛中,共得到29个基因位点,其中有19个多态位点,多态率占65.52%。12个牦牛群体间的Nei's遗传多样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482、0.0734,遗传相似系数在0.7811~0.9891。巴青牦牛和康布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其它类群高,分别为0.0955、0.0900;桑日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仅为0.0085。这些结果表明12个牦牛类群的SRAP遗传多样性较低。根据Nei's遗传距离,用UPGMAM构建聚类关系图,结果嘉黎牦牛、帕里牦牛、类乌齐牦牛、桑桑牦牛、康布牦牛、巴青牦牛、丁青牦牛、斯布牦牛、麦洼牦牛聚为一大类,然后依次才与桑日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和江达牦牛相聚在一起,显示在SRAP分子遗传标记所反映的牦牛基因组的遗传结构中,江达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和桑日牦牛与其他牦牛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牦牛的这种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也不一致,说明这12个牦牛的起源、演化关系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
  •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植保,和谐植保包括植保工作社会系统的和谐,也包括植保措施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大力倡导和谐的“绿色”植保方法,是每一个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政府)所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农业部在2006年全国植保植检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提出了“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自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我国农业植保系统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植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绿色植保产品研发方面,利用昆虫趋光、趋化性等原理,研发了系列的理化诱控技术产品,利用物理隔离、颜色负趋性等原理,研发了系列趋害避害技术产品。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关系,开发了天敌保护利用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产品。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绿色植保技术,控害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危害,保护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为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做出了贡献。
  •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和生态健康的含义,指出生态文明的来源,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与支撑文明的环境高度和谐的文明,是高效的循环经济、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生态健康是人与环境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健康状态,阐述了生态健康的基本要点。
  • 摘要:目的:探讨地上生物量扰动对干旱荒漠区补植灌木(沙拐枣)幼株的生长及其光化学效率与活性的影响。rn 方法:设计了不同比例人为地上生物量扰动(对照、30%、50%、70%)试验。rn 结果:扰动30%地上生物量的沙拐枣幼株表现出最大年生长量,以及最高的光化学效率与活性,光系统将65%的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过程,以热的形式耗散以及过剩能量份额相对最小。rn 结论:适当比例的地上生物量扰动并不会影响补植灌木幼株的生长及光化学效率与活性,大比例的地上生物量扰动虽然会影响到植株的水分状况及光合作用,但是植株在自身调节作用下光系统尚能保持正常功能与运行。
  • 摘要:本文在研究了生态工程治理水稻害虫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措施,并举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生态工程的理论、理念和技术治理水稻害虫是切实可行的。
  •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重金属Cd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枫香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CTAB污染条件下,较低浓度的CTAB(0.1—0.5 g/kg)能促进枫香幼苗的生长,较高浓度的CTAB(0.5—2g/kg)对枫香幼苗有毒害作用。在单一浓度Cd2+处理条件下,土壤中Cd2+浓度为100mg/kg时,枫香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在同一浓度Cd2+污染土壤中,随着浇灌水中CTAB浓度的增加,枫香幼苗的株高、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生长盛期比较,枫香幼苗生长末期的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由于幼苗长期处于复合污染条件下,生长末期叶片SOD、POD活性均低于生长盛期的酶活性;且随着时间推移,枫香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积累量有所升高。
  • 摘要:入侵植物通过化感作用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入侵域农作物的生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胜红蓟3种入侵植物的叶片挥发物对旱稻幼苗初生根的结构以及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5g)的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叶片挥发物对根皮层起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5g)的三叶鬼针草挥发物对维管柱有促进作用,而黄顶菊挥发物对髓腔影响比较大,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20g质量浓度的三种入侵植物叶片挥发物对早稻幼苗初生根结构影响最大,均出现结构上的变异;对侧根的发育随浓度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20g质量浓度时没有侧根的发生。表明入侵植物对受体植物根结构的影响随植物种类和挥发物浓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
  • 摘要:提出了生态网络能量传递的两类路径,即Ψ和ρ模式能流传递,运用输入-输出流方法推导了Ψ和ρ模式下的能量流通量计算公式。以Pilene和Kincaid提出的生态网络系统为例,计算了两种模式下系统能量通量的大小,评估了Ψ模式能流、ρ模式能流对生态网络能量传递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该生态系统每天能量流通量为31g C,其中90.23%的能量流通量是通过Ψ模式传递的,9.77%的能量流通量是通过p模式传递的;针对网络中每个节点,分析了Ψ和ρ模式对各自能量流通量的影响程度。
  • 摘要:目的:探讨松嫩退化草地恢复演替初期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对施氮的响应。rn 方法:在吉林省通榆县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观测站围封草地内选取两种不同的群落类型(虎尾草群落与杂类草群落),进行了三年(2008~2010年)氮素添加实验,每种群落分别设置四个施氮(尿素,N46% )处理即N1(50kg/hm2); N2(100kg/hm2); N3(150kg/hm2); N4(200kg/hm2)和对照N0 (0 kg/hm2),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15个7m×7m小区,中间5m×5m为取样区域。rn 结果:不同浓度的施氮处理对物种多样性较低的虎尾草群落地上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均没有显著影响:2008年杂类草群落中,除N1水平外,与对照N0相比,其它各水平的施氮处理显著增加了群落地上生物量(P=0.004 ),2009和2010两年,施氮对杂类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显著(P=0.010,P=0.013 ) ; 2009年,物种丰富度自N3处理开始显著降低,而在2010年,自N2处理显著降低。rn 结论:施氮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与群落的初始多样性水平有关。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划建设了许多新城。由于对纯粹功能分区的强调而导致了许多问题。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批评功能分区,认为功能分区并不是组织良好城市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日益严重,扩展迅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低碳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理念的新发展。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基础上,发展地球物联网,以信息化促进低碳发展,建设智能低碳城市,可以优化配置城市的生活、工作、休憩和交通功能。本文针对我国地少人多的现状,指出发展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 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草地资源大面积遭到人为破坏而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大量贫困人口产生,对西北干旱区荒漠草地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植被高(多)光谱分析技术的深入和3S(RS、GPS和GIS)综合分析技术的日渐成熟,草地遥感的研究将变得越来越深入、广泛和精确,大面积、多年间的草地动态监测已成为趋势,草地退化监测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处理加工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结合天地资料建立草地动态监测模型,对区域草地生态安全和草畜平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在李建龙教授主持的国家高科技(863计划)专题项目(2007AA10Z231)“典型草畜动态信息及其退化特征高(多)光谱遥感快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的资助下,以天山北坡东段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阜康地区为研究区,以高、多光谱数据特征的挖掘为目的,提取了不同草种和草地类型的高、多光谱特征,一方面,基于不同季相、不同草种的地面高光谱信息,进行了高光谱的植被特征提取和荒漠草地种类的智能化分类研究;另一方面,在对遥感图片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专家知识的草地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定量分析了1990~2008年间研究区荒漠草地植被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草畜平衡状态。
  • 摘要:系统观测了B型烟粉虱在4个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得出了卵、1龄、2龄、3龄、伪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80、15.66、15.99、15.66、8.47、12.92℃,有效积温分别为99.29、51.84、30.42、33.83、97.40、331.55d℃。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收集的气象资料,利用ArcGis软件,预测了烟粉虱在我国早春发生与秋季消退时间分布。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未来全球变化条件下烟粉虱的预测、预报和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摘要:北亚热带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因此,研究北亚热带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森林NDVI的关系对于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自然分布北界的南郑县和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利用北亚热带马尾松年轮宽度指数和1982-2006年逐月NOAA/AVHRR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及气候数据,在分析年轮宽度及NDVI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北亚热带马尾松径向生长与NDV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亚热带NDVI受水热条件的共同控制,其中与月均温相关性较强,且以正相关为主,与月降水量和干旱度指数多负相关;马尾松的径向生长与上一生长季的温度呈正相关,降水和干旱度指数为负相关。当年生长季内的温度和降水以促进作用为主。而与干旱度指数的关系在两地区内相反;南郑县和鸡公山地区年轮宽度与NDVI年值之间关系均不显著(P>0.05)。单月来讲,南郑县3、4、12月NDVI值与年表显著相关,鸡公山地区9月份的NDVI值与差值年表RES相关性最大;南郑县树木生长受温度影响最大,而鸡公山地区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作用。因此,在北亚热带地区,长时间序列的年轮宽度数据并不能很好反应NDVI的长期变化,利用树轮宽度指数来重建北亚热带地区NDVI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若尔盖湿地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水源区,对区域水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及放牧的影响下,若尔盖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了查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2009年8月对该区域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3个阶段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若尔盖湿地由沼泽草甸向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1),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显著下降(P<0.01),且容重和孔隙度在土壤剖面自然分布规律也发生变化;沼泽草甸的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显著高于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P<0.01);0-100 cm深度范围内的沼泽草甸土壤的最大持水量(8486.27 t/hm2)显著高于草原草甸(4944.98 t/hm2)和沙化草甸(4637.96 t/hm2)(P<0.01)。土壤持水量与有机质含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有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并受植被盖度和泥炭层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泥炭层厚度的下降和土壤质地沙化是导致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 摘要:以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取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地、乔灌林和次生林3种次生演替植被,并以原生林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探讨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草地最高(0.462 mg·g-1·d-1)。次生林次之(0.410 mg·g-1·d-1),灌木林再次(0.371 mg·g-1·d-1),原生林最低(0.194 mg·g-1·d-1);(2)在喀斯特区域,土壤脲酶活性与全钾、粘粒含量、容重、碳氮比(C/N)、碱解氮占全氮的比例(AN/TN)呈正相关(P<0.01)。与其他指标,如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碳、微生物氮等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与脲酶活性关系密切的理化性质有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粘粒含量及C/N、AN/TN等。并不是所有区域的土壤脲酶活性都与SOC、TN、AN、微生物量呈正相关,当土壤养分较高,即土壤中的氮量不再是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时,脲酶活性有可能与之呈负相关。
  • 摘要:开展全国森林生物量监测和评估,建立适合较大区域范围的通用性立木生物量模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而分析森林生物量受不同地域的影响并保证不同尺度范围森林生物量估计值的可靠性,是必须面临的问题。以南方马尾松(Pinusmozsoniana)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混合模型理论来分析地域对马尾松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利用混合模型构建全国通用性立木生物量模型,为得到不同区域尺度范围内可靠的森林生物量评价和估计提供了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混合模型不仅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通用性,并且模型中每个参数都有特定的数学含义,通过这些参数很容易分析出随机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因此混合模型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推广到其它通用性模型(如材积方程)的建立。
  • 摘要:黑木相思(Acaciam elanoxylon)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为相思类最高大乔木之一,具有速生、干形较直、耐干瘠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成为目前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推广种植的主要相思类树种之一。本文通过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南宁市8年生黑木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 摘要:全球的高山(>3000 m)及其森林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而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森林一直是过去35a(1965-1998)来森林采伐的重要对象,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皆伐迹地,地跨川西北、青海南部及藏东北地区。对高山森林皆伐迹地广泛调查表明,青藏高原东部高山森林皆伐迹地恢复具有显著不同于低海拔地区的制约机制,需要采取不同的森林恢复策略。减排放牧干扰胁迫加强高山迹地植被保护是高山皆伐迹地森林恢复成功的必要前提,而恢复目标应修正为年轻皆伐迹地以恢复灌丛和灌木林、超过25a的老采伐迹地以乡土森林为恢复目标。迹地上灌木丛发育促进、灌木从微生境岛利用及乡土阔叶灌木或云杉苗木造林等结合进行是高山迹地森林恢复的有效技术途径和方法。
  • 摘要:湘西北地处湘鄂渝黔边区,以武陵山脉为主体,是我国三个特有现象中心之“鄂西-川东中心”的核心地带,在我国乃至整个东亚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这一重要和关键地区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大量特殊生境的植物调查尚未被涉足到,是研究的薄弱或空白地带。选择湘西北德夯和猛洞河2条典型河谷特殊生境为代表,进行详细的植物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研究,在查清该区植物种类基础上作进一步区系特征和适应特性分析。
  • 摘要:塔山地处暖温带南部的山东山地丘陵区域,地处35°10'-36°00'N,117°35'-118°20'E之间,面积204 km2。1959年-1960年,周光裕等人调查塔山植被。2009年—20lO年,我们采用系统勘踏法和典型取样对塔山植被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植被与物种多样性50a自然演替和动态变化,为今后鲁中南森林植被改造与规划提供依据。
  • 摘要:城市化过程深刻影响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城市,并显著改变着城市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有关城市化的定量分析多以社会和经济因子作为指标,因此对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及城市的景观可持续发展,缺乏指导意义。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定量模型模拟来研究城市化的阶段和讨论城市扩展模式特征,可以深入的了解城市化对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进而找到维持当地耕地稳定和生态平衡的方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张家港市为研究对象,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利用1991~2008年间多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图及社会经济数据统计资料,结合城乡梯度分析法,分析出了张家港市城市化所经历的阶段和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城市扩张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栅格模型计算,提出了耕地不稳定指数CLID及其定量计算的方法,描述了张家港市2004年耕地不稳定性分布情况。根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采取的措施。
  • 摘要:草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草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固定在土壤和植被中,这使得草原在缓解气候变暖、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草原大国,草地面积4亿hm2,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作用,估算碳量和系统分析碳源汇特征对科学评价草地植被在全球变化中的生态价值和贡献,研究陆地碳循环机制和全球碳收支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国际地圈一生物圈研究计划(IGBP)中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广东省的蛋鸡养殖场通常将蛋鸡粪直接施用于配套的果园,一方面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另一方面减少了蛋鸡粪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但这种模式是否合理、长期施用蛋鸡粪时对果园土壤微生物会造成何种影响等均值得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通过调查蛋鸡养殖场配套的龙眼园粪便负荷量等资料,选点采集了龙眼园和橡胶园的土壤样品,通过检测微生物学指标,探讨了直接施用蛋鸡粪对龙眼园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在广东省高州市杨氏农业有限公司第八蛋鸡分场进行,根据该场区地形以及蛋鸡粪的堆放位置,在养殖场内以间隔相对均匀的3处蛋鸡粪堆放处为中心。选定A区、B区和C区3个采样区;采集各采样区蛋鸡粪、距离鸡粪堆放中心20 m、50 m和150 m处龙眼园土壤以及距离鸡粪便堆放中心50 m处橡胶园土壤,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采样,每个季节连续采样监测5天,通过测定土壤细菌总数、粪大肠杆菌数和细菌多样性等指标,分析评价直接施用蛋鸡粪对龙眼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摘要: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之一,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创建“两型社会”,深圳推行了大量措施,其中构建城市公园体系,打造城市整体生态框架中的关键节点,是维持深圳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发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保障。在深圳城市公园建设中,各个时期的公园植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其植物物种多样性也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选取深圳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0年三个时期兴建的主要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园时期的资料收集及现状调查,反映30年来,三个不同时期建立的城市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演变。
  • 摘要:本文以小清河的污染情况为代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小清河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其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在我国流经大中城市和工业集中区的污染河流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小清河开展中长期的跟踪监测,对水污染和生态恢复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 摘要:近年国际上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一方面更加突出了农业生态学区别传统农业学科的特点。农业生态学在农业中引入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后农业目标不再单一,重视多功能和多目标:系统不再被过度简化和规范,而是直面复杂性和多样性;农业体系不再是资源消耗型,而是具备生态系统恢复功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的另一方面更加强调推动实践的巨大作用。本文介绍了农业生态学国际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密切结合将更加有力推动学科的发展。这也将是在资源环境的制约下,中国农业健康发展的无二选择。
  • 摘要: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和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重的课题,如何将企业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有机的统一起来,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这样的企业就要从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和运营模式上全面考虑,在发展方向上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一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促成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本文以永业为例,指出发展生态经济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永业作为现代新农业企业,其发展也是中国新农业发展的成果,同时永业也将通过自身的实践为未来更多的现代生态企业积累经验。
  • 摘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全球变化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周边区域是城市生态系统与乡村生态系统交接的界面,城市化过程活跃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迅速已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地处低纬高原的西部城市昆明一直以“摊大饼”的方式扩展,乱占土地的现象明显增多,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本研究运用GIS/RS技术结合景观指数方法对1974-2006年间昆明市周边LUCC和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并定量分析其驱动力机制,从而揭示城市化对城市周边LUCC的影响,有助于合理规范城市发展,对区域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以实验室内浮游生物实验和定量构效关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六种有机磷类农药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风险评估进行系统分析。分别采用批次培养的方式,研究除草剂草甘膦(异丙胺盐)和杀虫剂毒死蜱、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和近亲裸腹溞(Monia affinis)的急性毒性效应。结合有机磷农药的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Relationships,OSAR)对有机磷农药生态毒性进行分析和推演,为有机磷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更准确和便捷的方法。
  • 摘要: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并通过食物链直接影响了人类健康,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生产,对于协调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高效的生态农业体系需要现代生产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北京绿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农业部和工信部重点专项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及无线通讯技术等,研发了信息化监管系统,可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加工、种养业良种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加大管理与治理力度,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暗管排水排盐技术是在田间一定深度埋设渗水管将上层下渗的水分或下层上升的水分通过自流或强排集中排出田间,从而带走盐分达到改良盐碱地的一项技术,它能起到排水、排盐、排涝、控制地下水位等作用。因此研究不同暗管埋设间距和埋深组合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响应对确定改良盐碱地的最佳暗管埋设参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大田实验的方法,在河北滨海盐碱区的南大港实验地,组合的暗管埋设实验区(Tl: 20m、 lm; T2: 30m、1.2m; T3: 40m、1.4m; T4: 5Om、1.6m),在各区内自田间渗水管到两条渗水管中间每隔5m设点,分别观测暗管排水排盐过程中区域地下水埋深的响应。最终得出暗管排水排盐系统对区域地下水位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引起实验观测结果的原因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摘要:高寒草甸退化减少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因而减少冠层降雨截留容量(S)。但是,未有研究评价物种组成改变对S的影响。用水浸泡法和水量平衡法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3个不同退化阶段下(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的S变化规律,并评价物种组成改变对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退化显著减少S(P<0.05)。在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的高寒草甸,水浸泡法测得的S分别为0.612 nun,0.289 mm和0.217mm;水量平衡法测得的S分别为0.979 mm,0.493 mm和0.419mm。物种组成改变对S的影响表现为:随着高寒草甸的3个不同退化阶段,S减少的幅度先大于后小于LAI减少的幅度。原因是:(1)在未退化的草甸,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rserina)的叶面积占有显著优势,占总叶面积的31.18%;在轻度退化的草甸,禾本科植物(Graminoid)的叶面积占有显著优势,占总叶面积的44.41%,而鹅绒委陵菜是稀有种,仅占总叶面积的3.76%;在中度退化的草甸,鹅绒委陵菜的叶面积占有显著优势,占总叶面积的19.91%;(2)鹅绒委陵菜的叶单位面积吸附水量(SL)是禾本科植物的大约2.5倍。
  • 摘要:在黔中喀斯特山地马尾松人工次生林内取样分析火烧和对照样地间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火烧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火烧林地表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升高、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密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质量含水量和体积含水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全N量、全P量、全K量,水解N量、有效P量、速效K量、交换性盐基量和pH值增大,阳离子交换量降低。林火对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影响的趋势为或表层土壤影响率大于剖面影响率、或表层土壤影响率小于剖面影响率,不同指标在土壤剖面的变化趋势或增加、或降低。对数或幂函数拟合曲线均达相关显著性水平。火烧和对照样地间的表层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主要反映了林火影响,近岩层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主要是成土母质在空间上的分异,也受生物的影响。乔木层植株死亡率同表层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机质量和全N量的正相关性显著。同土壤密度的负相关性显著;灌木层植株死亡率同表层土壤密度正相关性显著,同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机质量、全N量、全P量和速效K量的负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灌木层生物损失量同表层土壤密度和有机质量正相关显著.同速效K量的负相关性显著,枯物层生物损失量同pH值的正相关性显著。火烧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同表层土壤密度正相关性显著,同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有机质量的负相关性显著。
  • 摘要:以3月直接在培养池中播种培育的侧柏种基盘苗作对照,将同期播种的侧柏种基盘苗进行悬空培养,于6月、8月和10月分别移栽到培育池(分别称为种基盘苗、6月移栽苗、8月移栽苗、10月移栽苗),并于翌年3月挖根,研究不同培育时间对移栽后侧柏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株高、根分布最大深度、根和地上部干重由大到小依次为:6月移栽苗>8月移栽苗>种基盘苗>10月移栽苗。根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6月移栽苗>8月移栽苗>10月移栽苗>种基盘苗,但除了种基盘苗与6月移栽苗之间差异性显著外,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著。随着悬空培育时间的延长,空气断根限制了侧柏主根的生长,促进了侧根生长,降低了主侧根长度比。但经悬空培育后,任何处理的移栽苗都没有发生根系盘绕现象,移栽后主根的再生没有受到影响。
  • 摘要:侗族是中国古百越系统的重要成员,主要分布在湘、贵、黔三省交界的山区。千百年来,侗族居民在山区建构了梯田,并在这些梯田执行“稻、鱼、鸭”共生生计。通过三者的共生而实现物资能量在同一块稻田中的循环再生,使稻田成为可持续运行的微型人造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利用与维护的和谐兼容。侗族丰富的传统文化都与本民族独特的梯田生计方式藕合在一起,侗族梯田文化不仅是侗族传统文化赖以传承的基础,对提高当地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和储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受到推广杂交稻和旅游开发,道路建设等影响和侗族梯田的价值没有受到重视,不仅侗族千百年来祖祖辈辈辛勤努力建构的梯田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植根于侗族生计的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受到了威胁,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的今天,希望侗族的梯田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 摘要:国际上普遍认为保全生态学(ConservationEcology)是应用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不仅包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为研究目标的生态学领域,而且还辐射到社会科学领域,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实践方策非常广泛。当然,保全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多样性”,但不单单是种的多样性,虽然有从遗传基因层次到景观层次的阶层性,但造成这些阶层性和各阶层所看到的多样性是生物的进化,尤其是起因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适应性进化。它既重视传统生态学的解明自然现象或规律又强调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多样性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日益面临威胁,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了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新希望,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促进这门年轻学问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大力开展保全生态学研究并广泛传播,期待着有更多的倡导者和研究者。
  • 摘要: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地形在植被覆盖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覆盖分布差异明显,因此对地形因子空间格局展开研究能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被覆盖格局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北京一号卫星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以NDⅥ作为植被覆盖的指示性因子,综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分形分析方法,开展福建省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空间格局的多尺度研究。
  • 摘要: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区位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太行山猕猴为主要观赏对象。景区内猕猴种群逐渐发展壮大,迄今已超过300只。景区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五龙口猕猴资源现状,指出五龙口景区猕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 摘要: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菊科豚草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豚草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研究了豚草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全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4174头,隶属于4门11纲26类,其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蜱螨目和弹尾目是常见类群。结果显示,豚草入侵改变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总个体数以及线虫类、弹尾目动物的个体数显著增加,但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变化不明显;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面,豚草入侵显著提高了群落的密度一类群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亦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Shannon-Wiener指数则趋于下降;在群落相似性方面,人侵区与其它处理区的差异较小。豚草入侵所引起的局部气候环境、凋落物、根系分泌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变的主要原因。
  • 摘要: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是分布在我国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亚高山地区的野生植物种,其嫩叶可制茶,为一种纯正的天然保健珍品。它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也是川西亚高山干旱地区退化植被生态恢复的良好树种。运用氢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比较分析了变叶海棠和伴生植物峨眉小檗(Berbedaaemulans)茎水与其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和河水)的8D值,结果表明:变叶海棠与蛾眉小檗植物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深层土壤水。生长在河边的变叶海棠并不利用河水。在干季,降水10—20 mm后,变叶海棠对降水的利用率为33.50%—70.06%,而蛾眉小檗为26.17%—45.17%;在雨季,降水10-25 mm后,变叶海棠对降水的利用率为40.64%—69.01%,而峨眉小檗为28.44%-71.41%;无论干季还是雨季,两种植物在雨后对降水利用的格局相似,但变叶海棠对降水的利用率皆显著高于峨眉小檗(P<0.01)。两种植物水分利用策略与其根系分布相一致。为川西甘孜州亚高山干旱地区退化植被生态恢复的树种选择以及变叶海棠的扩繁与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摘要:土壤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土壤CO2通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深度的土壤CO2通量对温度和含水量变化的响应差异较大,因此,研究土壤CO2通量和影响因素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对于准确评估土壤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福建三明杉木人工林(Cunninghamialanceolata)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散射红外CO2浓度探头和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系统,并使用Fick扩散法计算了0—60cm深度土壤CO2的通量,结果表明:(1)5种扩散模型计算的表层(5cm)CO2通量与Li-8100测量结果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Moldrup气体扩散模型计算结果较好。(2)土壤CO2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60cm深度以下土壤CO2浓度开始降低;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型;0—60cm土壤CO2通量日通量均值变化范围为0.54-2.17μmol m-2s-1;(3)指数拟合分析显示,5、10cm和60cm深度处土壤CO2通量与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Q10值分别为1.35、2.01和4.95。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与CO2通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 摘要:云南干热河谷植被是我国西南地区干旱河谷特有的一种植被类型,植被外貌多呈“稀树草丛”或“稀灌草丛”状。作为我国热区和暖区农业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区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生物物种流失均很严重。原因之一是对干热河谷植被类型中群落的构建过程缺乏深入认识,植被保护和恢复进展缓慢。在对云南怒江、元江和金沙江干热河谷段植物群落进行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物种丰富度和谱系多样性与非生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物种库大小与群落谱系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计算了群落谱系结构特征指数及群落草本层物种共存指数与谱系距离的关系。
  • 摘要:以化学除草剂应用为前提的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节本栽培新技术。为更好地评价除草剂的环境风险,为防治除草剂的负效应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静水模拟实验研究了4种免耕稻田除草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丁苄混剂和氯酸钾的3种浓度梯度下对典犁水生动物福寿螺、坑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除草剂对水生动物的代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氯酸钾和苄嘧磺隆对2种水生动物的呼吸作用影响不大,而丁草胺和丁苄混剂对3种水生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影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在本实验染毒剂量下,丁草胺和丁苄混剂对2种水生动物的存活率影响很大,而氯酸钾和苄嘧磺隆对其存活率影响较小。丁草胺和丁苄混剂处理对福寿螺的氮代谢影响远远大于氯酸钾和苄嘧磺隆处理,而从水体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影响来看,4种除草剂对其影响都较大。总之,从4种除草剂对实验用螺存活率和主要代谢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大小来看,丁草胺>丁苄混剂>苄嘧磺隆>氯酸钾。
  •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在区域乃至国家尺度上的碳预算与碳循环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研究突发天气下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变化对准确估算城市土壤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亚热带城市草坪(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和片林(南洋杉,Araucaria heterophylla)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2月10日至19日通过监测一次突发短期降温天气前后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微生物呼吸和根系呼吸)的动态变化,探讨了短期低温天气对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突发寒潮天气发生后,片林和草坪的土壤温度均显著降低,降温幅度最大分别达7.4℃和5.5℃,二者的土壤呼吸均因降温而骤降,降低比例分别高达79.4%和71.2%。但土壤呼吸及组分也随期间的降水事件而呈现出明显波动。整个观测期间片林土壤呼吸、微生物呼吸与根系呼吸的日均值分别2.54 μmol·m-2·s-1、0.76 μmol·m-2·s-1和1.78 μmol·m-2·s-1,而在草坪中三者分别为1.07 μmol·m-2·s-1、0.83 μmol·m-2·s-1和0.24 μmol·m-2·s-1。土壤温度是控制降温过程中城市绿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关键限制因子并与之呈指数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冠层结构简单、耐寒性较低,草坪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在短期降温中草坪土壤呼吸、微生物呼吸与根系呼吸的Q10值明显提高,分别高达4.18、8.17和18.17。受降水与降温的共同影响,草坪与片林各土壤呼吸类型同时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的控制,由这3个因子构成的多元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各呼吸类型的日均值变化(R2>0.55)。
  •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数量多且类型丰富。由于湿地保护区的设置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考虑,导致区域湿地保护体系代表性不够充分,空间布局存在一定保护空缺等。本研究中依托遥感与地理信息手段,综合考虑河流与非河流湿地类型,以及流域湿地系统的连续性,对中国现有湿地保护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本项目研究既立足于国际自然资源保护领域研究前沿,通过中国案例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国湿地保护评价的理论及方法,同时契合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
  • 摘要: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对侵蚀产沙过程有着复杂的影响,且与尺度密切相关。选取河口-龙门区间内42个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侵蚀模数、输沙模数和泥沙输移比作为表征各流域单元内土壤侵蚀、产沙及泥沙输移过程的特征指标。运用景观指数和CCA排序,系统分析了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对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侵蚀产沙及泥沙输移过程中。空间分异特征随景观类型不同而异;对于不同用地类型,影响“过程”空间分异的景观格局指标不同,显著影响流域侵蚀产沙及泥沙输移过程的景观指数有草地平均斑块面积(AREA—MN3)、居民建设用地景观面积百分比(PLAND5)、居民建设用地和其它类型用地景观的斑块密度(PD5和PD6),其中斑块密度(PD)是影响流域侵蚀产沙及泥沙输移过程的共性指标;草地、居民建设用地、其它类型用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对“过程”变化的解释程度要高于其它景观类型。开展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研究时,不仅需要考虑景观格局的整体效应,更应关注单一景观类型及其格局特征对一些生态过程的指示意义。
  • 摘要:物种分布模型是预测评估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的主要工具。为了降低物种分布模型在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近期有学者提出了采用组合预测的新方法。即采用多套建模数据、模型技术,模型参数,以及环境情景数据对物种分布进行预测,构成物种分布预测集合。但是,组合预测中各组分对变异的贡献还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把变异组分来源进行分割,以更有效地利用组合预测方法来降低模型预测中的不确定性。以油松为例,采用8个生态位模型,9套模型训练数据,3个GCM模型和一个SRES(A2)排放情景,模型分析了油松当前(1961-1990年)和未来气候条件下3个时间段(2010-2039年,2040-2069年,2070-2099年)的潜在分布。共计得到当前分布预测数据72套,未来每个时间段分布数据216套。采用开发的ClimateChina软件进行当前和未来气候数据的降尺度处理。采用Kappa、真实技巧统计方法(TSS)和接收机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随机森林(RF)、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加法模型(GAM)、多元自适应样条函数(MARS)以及助推法(GBM)预测效果较好,几乎不受建模数据之间差异的影响。混合判别分析模型(MDA)对建模数据之间的差异非常敏感,甚至出现建模失败现象。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组合预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变异分割,结果表明,模型之间的差异对模拟预测结果不确定性的贡献最大且所占比例极高,而建模数据之间的差异贡献最小,GCM贡献居中。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物种分布模拟预测中不确定性的认识。
  • 摘要:燕麦作为耐寒、耐盐碱作物已经被得到认知,然而利用燕麦吸收积累盐分的能力进行盐碱地生态改良的可行性尚未有较好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在河北滨海盐碱地上种植燕麦,试验研究其耐盐性生产力、盐分吸收能力、盐分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等,来评价燕麦种植作为改良盐碱地辅助措施的效果。
  • 摘要:当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大念“生态”经。不仅从政府到城乡各行各业讲生态,各种产品讲究生态,打“生态”品牌,大众也会说“生态”,我们乐于看到这种对生态的热捧。不过为了生态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知生态,并探索、深化和推进生态理念。本文介绍了正确认知生态,提出大生态观的概念,人类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事物之间的协调和谐,即天地人生,万事和顺,进而指出生态大观和大讲生态的重要性。
  • 摘要:香根草是禾本科香根草属多年生CA植物,原产于印度。它是一种重要的草料和香料植物,可作为饲料、编织和提取香根油的原料。香根草早期被生态学家引入国内主要用作保护性植被。香根草具有综合抗性强、生物产量高、栽培技术简单、用途广泛等优点,在我国,香根草目前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工程边坡固定、矿山生态恢复、土地复垦和水体净化等环保领域。研究表明:香根草最高能耐受200mmol·L-1左右的NaCl胁迫,而一般植物只能耐受70mmol·L-1以下的NaCl胁迫。用6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处理香根草6天,复水后仍能存活。虽然有大量的生理学数据显示香根草是一种耐逆性很强的植物,但其耐盐、耐旱的分子机理却不清楚。鉴于质膜水孔蛋白在植物抵御水分逆境中的重要功能,本文着重研究了香根草PIP1和PIP2基因的克隆,并初步分析了它们在香根草抵御水分逆境过程中的不同响应模式。
  • 摘要:管水母纲(Siphonophorae),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水母亚门(Medusozoa)、水螅虫总纲(Hydrozoa)。管水母类是一类仅生活在海洋的重要浮游动物,全球已报道175种,包括囊泳目(Cystonectae)、胞泳目(Physonectae)和钟泳目(Calycophorae),其中钟泳目种类占总种数的60%-75%。管水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我国海域已记录89种,皆在南海出现,其中61种分布在南海北部。管水母许多种类可以作为海流、水团和水团运动的指示种。南海西北部陆架区主要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海流复杂,生物多样性高。本文通过对该海域夏季(2006年7月14日~8月11日)、冬季(2006年12月19日~2007年1月20日)和春季(2007年4月8日~4月30日)的水文、生物调查资料,分析了管水母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并探讨影响其分布的驱动因素。
  • 摘要:永续农业(permaculture)是澳大利亚的Bill Mollison和David Holmgren于1970s首先提出,是西方针对工业化国家常规的石油农业所带来的消耗高、污染重的问题所提出的各种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的一种。本文介绍了永续农业和中国生态农业各自的特点,比较我国的生态农业与澳洲的永续农业两者的共同点及差异。
  • 摘要:本文选取唐古特白刺(以下简称白刺)为研究对象,在甘肃民勤(年均降雨量115 mm)、内蒙古磴口(年均降雨量145mm)各设置5个增水处理(以当地年降雨量为基准,额外增水O%、25%、50%、75%和100%),每个水分处理设置4个重复,共20块样地(每个样地面积约113 m2)。增水试验从2008年开始并持续至今,增水处理从每年5月份开始、9月份结束,每月增水一次,分5次完成,相同水分处理样地每次增水量相同。2010年8-9月份,我们在民勤、磴口每个样地内随机采集叶片约300枚(共采集叶片约12000枚),通过扫描分析,研究不同水分处理样地白刺叶片几何形态(长、宽、周长、面积、长/宽比、周长/面积比)的变化特征。
  • 摘要:园林植物的开发应用,不仅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更要强调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以达到实现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作用。随着现代“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兴建,越来越重视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功能,在此背景下,园林植物的选择不但要进行景观作用的分析,也要进行生态功能的分析,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棕搁植物在西双版纳地区园林应用现状,采用样地调查法、资料收集法、结构分析法、模拟法和SBE评价方法,通过野外自然群落和城市人工样地调查和分析,对景洪市棕搁植物应用展开进行了研究。
  • 摘要:当前鼠害防制主要采取投放药饵的方式,而药饵的适口性是决定鼠害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筛选适口性较好的药饵,可增加害鼠对其的取食效率,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黄毛鼠Rattus Iosea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农田害鼠,也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农田优势鼠种之一,对农作物危害十分严重,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健康。本研究组通过室内行为和生理实验筛选了两种适合害鼠的不育剂: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和炔雌醚(Quinestrol),根据黄毛鼠喜食稻谷的习性,以野外灭鼠中常用的稻谷作基饵,分别测定黄毛鼠对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的摄食量及对体重和生殖器官的即时影响。
  • 摘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投入不足,水源地生态建设和保护不到位,导致水源地水量减少和水质下降,生态系统服务能力降低。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在分析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评价理论、方法、实践的基础上,将实地考察调研、数据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采用谢高地等人的基于专家知识的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以1995年、2004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和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昆明市云龙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现状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估算。
  •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我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工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西部地区仍然分布着较大面积退耕后并没有实现植被恢复的退耕弃荒地。随着人为干扰影响的增强,退耕弃荒地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多样,所导致的植被恢复效果也是多样,而目前有关不同干扰对退耕弃荒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还少见报道。退耕弃荒地的群落特征是衡量退耕地恢复的关键指标,不同的群落特征反映了退耕地植被恢复的方向和速度。分阶段检验和分析退耕后不同干扰强度下植被恢复状况,对合理管理退耕弃荒地并实现植被恢复的目标极为重要。我们假设,不同干扰方式会导致退耕弃荒地的植被恢复效果出现显著差别,而这种差别可以由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等定量评价指标所反映。本文选取滇西北维西县退耕年限相同、土壤条件一致、地形地貌条件相近的退耕弃荒地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干扰方式的差异,将退耕弃荒地分为放牧、围封和保护3类样地。通过分析不同干扰方式下植被恢复生态过程所引起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及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幼苗生长的变化,探讨不同干扰方式对退耕弃荒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 摘要:滨海盐碱土是我国五大盐渍土区之一,河北省盐碱地主要分布于东部低平原和滨海平原。通过排水控制地下水位,降低浅层土壤含盐量是改良和开发这类土地切实可行的方法。暗管排水排盐技术是在田间一定深度埋设渗水管将上层下渗的水分或下层上升的水分通过自流或强排集中排出田间,从而带走盐分达到改良盐碱地的一项技术,它能起到排水、排盐、排涝、控制地下水位等作用。河北省滨海地区实施暗管排水排盐改良盐碱地的关键条件中,除保障淋洗所需水分外,土壤导水性能直接决定了水分对土壤盐分的淋洗、土壤排水、控制地下水位的效果。土壤渗透系数是反映土壤导水性能的基本指标,因此本研究在南大港实验区通过环刀法研究了该区土壤渗透系数的变异来源,并补充双环入渗实验和抽水实验,从而对河北滨海盐碱区实施暗管排水排盐技术改良盐碱地的土壤适宜性做出评价。
  • 摘要:竞争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现象,化感作用是常见的竞争机制之一,特别是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入侵植物生境土壤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已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植物化感作用是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实现的,但直接以植物体内化感物质变化为指标,衡量其化感作用的强弱,依此推断其竞争力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见。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inn.)Sweet)是广布于华南的入侵植物,其化感作用己被证实并分离出两种主要的化感物质槲皮素-7,4'-二甲基醚和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硫酸酯。本文以该植物为材料,以其主要化感物质槲皮素-7,4'-二甲基醚的变化为指标,探讨不同竞争条件下,其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 摘要:本文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命周期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析了交通运输全生命周期系统结构。根据交通全生命周期系统的特征及低碳交通特性,以电动汽车为例,探讨了面向低碳的集工具生产、使用和回收管理为一体的低碳交通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并提出基于生产一使用一回收为生命系统的低碳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研究为低碳交通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为下一步低碳交通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摘要: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给人类社会以巨大的物质财富与舒适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负面效应。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证实,70%-90%的人类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本文通过铅污染、癌症两个事例探讨了环境对人类的威胁,并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具体建议。
  • 摘要:根据大兴安岭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样方调查的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2006年4月中度(40%-60%为活立木)和重度(活立木<20%)两种火烧强度林火干扰和未火烧的草类、白桦林和落叶松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因子的关联性进行研究。
  • 摘要: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重新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之产生的环境伦理学也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不断发展出更适应时代的伦理观念。随着这种内在道德约束力的不断进步,与其相辉映的外在法律强制力——环境法制也应有所发展。因此,涉及到草原法,其立法思想也应适应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伦理思想,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草原的共同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草原立法的发展过程,环境伦理学贯穿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指导作用。环境伦理学体现了草原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和草原法的价值取向,其不断的发展推动着草原立法的完善,并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结合我国草原法制的具体情况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伦理观,对完善我国草原立法提出建议。
  • 摘要:对于“三漠”,即荒漠、沙漠和石漠,人们都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并实施着或良或莠的对策。然而对于正在迅猛扩展着的第四漠——“砼漠”,在生态科学领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与深入地研究,也未见有应对之策。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我认为“生命在于循环”更准确。植物人虽不能运动,但一息尚存;而循环一旦停止,生命立刻终结。在生物圈里,为大气循环所挟持的水循环,作用亦然。大气降水渗漏地下或存流地表,同为陆地水循环的重要形式。也正是由于亿万年源源不断的渗漏积累,才有了维系人类繁衍的地下水资源。地球上不同区域的地质、地理、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地下水资源的巨大差异。本文指出砼漠化的含义,指出砼漠化的危险性,让人类警惕。
  • 摘要:围场坝上地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东南缘,为森林-草原生态过渡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敏感。当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又是各种生态冲突比较集中、国家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点区。17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清代皇家的木兰围场,植被得到保护,野生动物实行有限制的捕猎,属于受保护的森林景观。三百多年间,本地区经历了景观保护-毁林开垦-生态建设、景观恢复的过程。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同样也经历了百年尺度的从天然林景观-毁林开垦-景观恢复的过程。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人类活动使森林景观迅速退化,景观修复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大面积人工林的健康更新有可能会受到森林草原带水分条件的制约。
  • 摘要:我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级别专项规划便聚焦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海洋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是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海洋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天然源、大气沉降和陆源输入,其中陆源输入是我国海洋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我国海水水质,还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研究海水中重金属的去除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青岛胶州湾海域为例,利用废钢渣对海水中的重金属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通过改变钢渣投加量、钢渣粒径、海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别探讨了不同情况下钢渣对汞、砷、铜、铅、锡、总铬的去除效果;并根据钢渣对不同浓度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研究了钢渣去除重金属的等温吸附过程。
  • 摘要: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碳、氮、磷、硫以及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循环的主要介质。土壤微生物功能和种类多样性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十分关键。城市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了促进城市土壤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和维护城市土壤质量,有必要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对北京市区土壤的微生物性质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从土壤微生物性质的角度评价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 摘要:我国在西北太平洋开展生物生态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1994)、《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增订版)》(黄宗国,.2008)、《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2008)和《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和图集》(黄宗国,林茂,2011)等专著已对我国及邻近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种类与分布做了总结,但仍有许多重要门类,如栉水母类、寄生桡足类、底栖桡足类、底栖介形类的分类与分布研究不足或几乎空白。伴随我国大洋科考研究的进行,必然获得数量可观的海洋生物样品。然而在西北太平洋大洋区,我国尚缺乏对海洋生物生态调查所获数据和资料的系统分析、整理和汇总成果产出。本文介绍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物种编目的物种以及尚未收录的物种。
  • 摘要:2007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方略,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文明建设的整体系统。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也是我国环保工作史的里程碑,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环境保护的大国责任。然而,至今为止,生态文明建设在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还值得商讨和再认识。本文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内容、指标体系和模式等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建议。
  • 摘要:红缘天牛[Alias halodendri (Pallas)]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其寄主多达24种,包括沙棘、柳、杨、榆等经济林木和李、桃、苹果等果树。本论文对红缘天牛的化学通讯做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其嗅觉感受器的形态和结构、性信息素化学组分的分离提取与活性鉴定及其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信息联系等方面,以期为红缘天牛的防治和四合木的保护寻找新途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