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艺术》 >中国当代民歌的生态与传承——兼谈中国民歌的'口头文本'与'书面文本'

中国当代民歌的生态与传承——兼谈中国民歌的'口头文本'与'书面文本'

         

摘要

@@ 在中国,民歌是"下层文化"的最大代表.千百年来,庶民大众用口头方式创作它、传播它、保存它,使它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丰碑".虽然,因为长期受到以封建当权者和贵族文人为代表的"上层文化"的贬斥和挤压而被"边缘化",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着,传播着,并在每个时代都获得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爱护和保存.他们不仅给民歌以高度的评价,赞誉它是"天地间自然之文"、"民间性情之响",而且,还亲自动手收集、记录,为后人留下一批极其珍贵的民歌文献.例如,先秦时代的<诗经>;汉魏之际的"乐府";明代冯梦龙辑录的<山歌>、<挂枝儿>,清代王廷绍整理的<霓裳续谱>;华广生编纂的<白雪遗音>;李调元记录的<粤讴>等.这些闪烁着民众智慧的优秀之作,再次证明了中国是最有整理、记录、保存民间歌曲传统的国度之一.

著录项

  • 来源
    《福建艺术》 |2003年第3期|5-6|共2页
  • 作者

    乔建中;

  • 作者单位

    无;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音乐;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