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不同果肉质地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不同果肉质地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红肉枇杷与白肉枇杷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胶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规律,旨在探索枇杷果肉质地软化与果胶代谢的关系,为枇杷果肉品质改良、栽培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主栽红肉品种东湖早、早钟6号和白肉品种贵妃、白梨两类质地差异较大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形态果胶含量以及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PL)、β-半乳糖苷酶(Beta-galactosidase,β-Gal)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在果实发育后期,东湖早、早钟6号枇杷果实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含量显著低于贵妃、白梨,离子结合果胶(Ionic soluble pectin,ISP)及共价结合果胶(Covalent soluble pectin,CSP)含量差异不显著;PME活性随果实成熟软化先上升后下降,PG、β-Gal活性整体逐渐上升,且在果实发育后期,白肉枇杷果实PG、β-Gal活性显著高于红肉枇杷.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不同,白肉枇杷PL、PG、β-Ga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果实成熟后期均显著高于红肉枇杷.[结论]果胶代谢参与了枇杷果实成熟软化进程,WSP含量、PG及β-Gal活性差异是导致枇杷果肉质地差异形成的生理因素;红肉枇杷和白肉枇杷果实成熟后期质地品质的差异可能是果胶降解相关基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其中PL、PG、β-Gal是关键基因.

著录项

  •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2020年第7期|717-724|共8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产品贮运保鲜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福建 漳州 363001;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产品贮运保鲜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产品贮运保鲜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产品贮运保鲜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产品贮运保鲜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枇杷;
  • 关键词

    枇杷; 果胶代谢; 酶活性; 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