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医学》 >单肺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在婴幼儿腹腔镜下先天性膈疝手术中的应用

单肺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在婴幼儿腹腔镜下先天性膈疝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呼吸模式下单肺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 PEEP )机械通气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膈疝腹腔镜下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例先天性膈疝行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 n=10)采用单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VT 5 mL/kg,PEEP 4~6 cmH2 O,呼吸28~40次/min,压力设定根据单肺定容的气道平台压而定;Ⅱ组( n=10)采用单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VT 8~10 mL/kg,呼吸30~35次/min。于术前(T0)、气腹后30 min(T1)、60 min(T2)、放气后30 min(T3)分别记录两组HR、MAP、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于相应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监测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pat)、气道阻力(Raw),计算并比较肺顺应性(Cdyn)及肺内分流量(Qs/Qt)等。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在T1、T2时点HR、MAP、PETCO2、PaC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在各时间点组内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在T1、T2时点Peak、Ppat、Raw、Qs/Q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T1、T2时点,Ⅱ组Peak、Ppat、Raw、Qs/Qt与Ⅰ组比较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0比较,两组在T1、T2时点Cdyn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点,Ⅱ组Cdyn与Ⅰ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膈疝腹腔镜手术采用小潮气量(5 mL/kg)加PEEP(4~6 cmH2 O)单肺通气模式,有利于改善肺泡氧合,改善Cdyn及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肺内分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