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气象》 >深圳市东北部PM2.5的变化特征及潜在传输来源

深圳市东北部PM2.5的变化特征及潜在传输来源

         

摘要

2014年深圳市东北部吓陂监测站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为47.0 μg/m3,在全市处于较高污染状态,并呈现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气象要素的分析表明,2014年吓陂监测站夏季时降水较多、湿度最大、风速最大、气温最高、边界层高度最高,最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清除;冬季时降水最少、湿度最小、风速最小、气温最低、边界层高度最低,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清除.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吓陂监测站的后向轨迹主要分为5类,其中来自北方内陆地区的气团污染最重,来自南海地区的气团污染最轻.进一步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进行源区识别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吓陂监测站的PM2.5主要来源于本地源的排放及周边地区(尤其是广东东北部地区)的短距离输送,此外江西等内陆地区的长距离传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吓陂监测站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