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林》 >新消费伦理的建构及其制度逻辑(1949—1956)——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

新消费伦理的建构及其制度逻辑(1949—1956)——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1949年以来,崇俭的消费伦理的回归,与"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所带来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密切相关,这一价值取向背后有其一套制度逻辑。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发现,提倡节俭既可以实现增加积累,扩大投资,又可以抑制消费需求,减轻对供给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有意或无意地加强了对城市居民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消费、储蓄等私人行为都被纳入国家计划之中。出于维系新的制度安排的需要,大众媒体承担了宣扬和解释新的消费伦理的功能,并且根据社会舆论的反馈,调整宣传口径。民众需求的正当性逐渐让位于国家战略的至高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