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社会科学》 >清朝以工代赈工程备案制及其实践

清朝以工代赈工程备案制及其实践

         

摘要

清代以工代赈备案制肇端于康熙后期,形成于乾隆初年.以工代赈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其组织运作过程相当复杂,地方政府事先对辖地的应修工程进行备案,才能保证灾后及时有序地兴工代赈.列入备案的工程不见得最终都予以兴修,其启动要受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工程缓急、财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尤以乾隆六年抑制“繁兴糜费”政策的出台及其在乾隆中期的逆转影响最大.该制度究其本质应属于政府对灾害的一种应对机制,其本身的局限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病使得实效打折.针对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清政府亦因应实践状况及国家财政政策做了相应的调适.该制度的形成及在实践中的不断调适是清代救荒制度化及荒政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政府行政能力增强的一种反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