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摘要

目的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9例(48耳),其中16例(19耳)行单独BET治疗,12例(14耳)行BET+鼓膜穿刺治疗,11例(15耳)行BET+鼓膜置管治疗,随访12个月.术前及术后进行耳内镜、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及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7-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0.5、1、2、4 kHz 4个频率的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分析疗效.结果 单独BET治疗的19耳中,术后6耳(31.6%)无积液复发,10耳(52.6%)鼓膜穿刺后积液无复发,3耳(15.8%)行鼓膜置管;BET+鼓膜穿刺治疗的14耳中,术后10耳(71.4%)无积液复发,2耳(14.3%)行鼓膜穿刺后积液无复发,2耳(14.3%)鼓膜置管;BET+鼓膜置管治疗的15耳中,12耳(80.0%)拔管后积液无复发,3耳(20.0%)拔管后积液复发.术后12个月时,48耳中,除1耳复发、7耳未拔管外,余40耳有效,总有效率83.3%(40/48).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48耳ETS评分分别为0.54±0.77(M=0)、4.33±1.58、5.00±1.79、5.17±1.78、5.29±1.65分,ETDQ-7评分分别为5.42±1.07、3.04±1.35、2.54±1.52、2.21±1.17、2.00±1.08分,与术前相比较,术后ETS评分升高、ETDQ-7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平均听阈(26.40±9.10 dB HL)及气骨导差(3.67±2.24 dB)较术前(分别为41.72±10.49 dBHL、16.67±4.41 dB)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BET联合合理的鼓膜穿刺或置管术更有利于术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和疾病的转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