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水分胁迫对闽楠幼苗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水分胁迫对闽楠幼苗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水分胁迫下闽楠幼苗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闽楠苗木培育与园林应用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双套盆法栽培的2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设重度水淹(P1)、轻度水淹(P2)、对照(CK,维持盆土的相对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5%~80%)和干旱(不浇水,P3)4个处理,观测幼苗的生长状态,测定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下,闽南幼苗叶片呈现萎蔫、下垂的症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以重度水淹最为严重,胁迫解除5 d后的存活率为87.7%(其余的存活率为100%);水分胁迫下,MDA含量明显增多,胁迫解除后,MDA含量呈下降趋势;重度水淹、轻度水淹和干旱胁迫的前15 d,POD和SOD的活性显著升高,前者增幅最大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干旱胁迫次之,而轻度水淹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POD在15 d后逐步下降;Pro和SP的含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_(n)、G_(s)和T_(r)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重度水淹变化幅度最大,C_(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闽楠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和抗涝能力,但长期水涝不利于其生长;水淹和干旱胁迫均会导致闽楠幼苗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降低,且水淹程度越深,抑制越明显。叶片SP合成速率高于胁迫过程中的分解速率,表明闽楠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