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乌托邦≠空想:乌托邦社会主义中“乌托邦”概念的源起、演变与理解

乌托邦≠空想:乌托邦社会主义中“乌托邦”概念的源起、演变与理解

         

摘要

从词源学上来看,“乌托邦”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双关语义,其原初指涉在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正批判。而在中文语境中,“乌托邦”是一个近乎被等同于“空想”的概念范畴,“乌托邦”在国内学界长期遭受污名化。在“乌托邦”和“空想”之间划上等号的错误译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也无益于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厘清“乌托邦”概念的真正指称,或对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演进,进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进路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