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处方药》 >86例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86例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A组)43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B组)34例,结缔组织病变伴神经病变(C组)9例.均采用详细的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以激素治疗为主,配合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IVIG)等.结果 A组患者四肢受累比重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症状表现为首发缓慢起病、运动合并感觉受累、四肢受累、双下肢或双上肢对称性受累、累及呼吸肌有呼吸困难/咳嗽无力.A组患者从发病到症状巅峰时间低于B组,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结果变化A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B组、血沉加快率低于B组(P<0.05).首次发病治疗,有效61例.首次治疗治疗后,WBC、PLT、CD3+高于治疗前,治疗后Hughes评分表评分、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治疗有效患者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比重高于无效者,有效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比重低于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可出现多系统功能改变,辅助检查异常率高,首次治疗联合治疗有助于增进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