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个人治疗与结构变革:保守与批判理论视野下的社会工作实践

个人治疗与结构变革:保守与批判理论视野下的社会工作实践

         

摘要

cqvip:社会工作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助人活动,指导理论的差异显著影响了社会工作的介入视角。具体而言,保守理论倾向于将案主的问题归因于个性、心理、意志等个体层面,并运用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等方法实现个人治疗;批判理论则是将案主的困境归咎于社会结构,并提倡采取社会行动等宏观方法,推动结构变革。虽然二者都在社会工作领域得到了应用,但以心理学等保守理论为基础的个人治疗,始终占据专业主导地位,批判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变革被边缘化。原因在于,心理学等微观理论易于操作,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观点转化为具体的治疗模式,继而容易被社会工作所吸收;同时,保守理论个体化的归因理念与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所以得到了统治阶层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