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美金刚对帕金森病SH-SY5Y细胞模型细胞毒性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美金刚对帕金森病SH-SY5Y细胞模型细胞毒性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美金刚对帕金森病SH-SY5Y细胞模型细胞毒性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氧化损伤建立帕金森病SH-SY5Y细胞毒性损伤模型。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成4组,分别加入等量浓度为10、20μmol/L的美金刚及磷酸盐缓冲液预处理2 h,3个损伤组再加入400μmol/L的H_(2)O_(2)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SH-SY5Y细胞毒性;用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相对酶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结果(1)与C组相比,A、B、D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B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凋亡率显著降低,且B组较A组增殖率显著增加,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4~48 h后,与C组相比,A、B、D组细胞LDH释放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B组细胞LDH释放率显著降低,且B组也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24~48 h后,与C组相比,A、B、D组细胞Caspase-3相对酶活性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B组细胞Caspase-3相对酶活性显著降低,且B组也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24~48 h后,与C组相比,A、B、D组细胞丙二醛水平显著增加,SO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B组细胞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增加,且B组较A组增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可以阻止H_(2)O_(2)诱导的帕金森病SH-SY5Y细胞毒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DH的释放、Caspase-3的活性及降低丙二醛表达水平和促进SOD水平增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