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三磷酸次黄嘌呤核苷基因多态性对利巴韦林联合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致溶血性贫血的预测价值

三磷酸次黄嘌呤核苷基因多态性对利巴韦林联合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致溶血性贫血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丙型肝炎且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合RBV方案抗病毒治疗患者.三磷酸次黄嘌呤肌苷(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主要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次要等位基因为A等位基因,将AA与AC合并与CC基因型进行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当Hb水平<100 g/L时,RBV减量至600 mg;当Hb<85 g/L时停用RBV治疗.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脏硬度值、HCV RNA、HCV病毒基因型及ITPA基因型检测,在2、4、8、1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4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2例,肝硬化27例,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5.9%.因贫血RBV减量者3例(其中AA/AC组2例,CC组1例),停药3例(其中AA/AC组1例,CC组2例),均为肝硬化患者,6例患者最终均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DAA+RBV抗HCV治疗过程中,RBV相关溶血的发生较轻微,AA/AC型与CC型两组患者Hb较基线下降最大值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8,P=0.87).结论 本研究在RBV联合DAA治疗过程中,因为贫血RBV停药和减量的均为肝硬化患者,ITPA基因型与患者Hb较基线下降最大值无明显统计学关系,故在应用RBV前进行ITPA基线检测未能增加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不建议进行常规的ITPA基因多态性检测.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2320-2323|共4页
  • 作者单位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感染科 河北廊坊0650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北京10007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北京10007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北京10007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北京10007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北京10007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北京100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12.63;
  •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贫血; 溶血性; 利巴韦林;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