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内科杂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瘦素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检测40例AMI病人不同病程中的外周血清瘦素水平,并检测20例同期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瘦素.对AMI组病人溶栓24小时后的心电图ST段回落进行检测.依据结果分为ST回落≥50%和ST回落<50%两组.比较溶栓前后的血清瘦素和溶栓后血清瘦素下降百分比.结果 (1)AMI组的血清瘦素(15.83±3.51)g/L和UA组的血清瘦素(9.83±3.55)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血清瘦素(3.68±1.32)g/L,P值均<0.01;AMI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UA组(P<0.05).(2)AMI组病人经溶栓治疗后血清瘦素下降.(3)AMI组病人溶栓前血清瘦素水平高低与溶栓后24小时ST段回落相关,ST回落≥50%组的溶栓前血清瘦素显著低于回落<50%组,P<0.01.(4)溶栓24小时后血清瘦素下降程度与24小时ST段回落相关:ST回落≥50%组的瘦素下降率(48.3%±6.2%) 明显大于ST回落<50%组的瘦素下降率(10.5%±2.3%),P<0.01;(5)AMI病人血清瘦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瘦素可能参与了AMI心肌损伤过程,动态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有助于判断AMI疾病的进程与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