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摘要

@@ 概述 rn一、 CRP的发现 CRP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发现于 1930年.当时,美国洛克菲勒研究院的 Tillett和 Francis发现急性感染病人的血清能和肺炎链球菌的 C组分( C多糖, C-polysaccharide)发生沉淀反应.这一反应物后来被确认为是一种蛋白质,随之命名为 C-反应蛋白( C reactive protein, CRP),它是历史上最早被认识的急性时相蛋白.急性时相( acute phase)这一概念早在 1942年即被提出,用以描述急性感染病人血清中某些蛋白组分的变化.包括 CRP在内,有多种蛋白质在机体应急状态下,如感染、恶性肿瘤、组织损伤以及其他病症时,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会增加或降低,我们将这些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蛋白".随着感染状态的消失、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复原,急性时相蛋白的浓度也逐渐恢复正常.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 作者

    沈立松;

  •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临床医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