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P物质和一氧化氮在致BALB/c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瘙痒中的作用

P物质和一氧化氮在致BALB/c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瘙痒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P物质(SP)和一氧化氮(NO)在BALB/c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瘙痒中的作用.方法:外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建立BALB/c小鼠ACD模型,观察激发后97 h内小鼠的搔抓行为及NK1受体拮抗剂spantide、L-精氨酸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7-硝基吲唑、氨基胍)对小鼠搔抓行为的影响,并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激发后0 ~1 h、36 ~37 h小鼠颈背部皮肤中NO含量.结果:ACD小鼠在激发后0 ~1 h出现1次搔抓高峰,搔抓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除提前10 min皮内注射L-精氨酸可明显增强激发后84 ~85 h的小鼠搔抓行为(P<0.05)外,spantide、L-NAME、7-硝基吲唑或氨基胍预处理对小鼠各时点搔抓行为均无明显影响(P>0.05).ACD小鼠皮损中NO含量在激发后0 ~1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CD小鼠搔抓时程与迟发型变态反应过程相似.SP和NO在DNFB诱导的BALB/c小鼠ACD模型瘙痒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