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环境学报》 >福州盆地钻孔沉积物记录的MIS3以来海侵—海退过程

福州盆地钻孔沉积物记录的MIS3以来海侵—海退过程

         

摘要

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录,确认首山路ZKCS钻孔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第一次海侵结束时间约50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期间.两次海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海侵发生在MIS3早期,对应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主要原因是区域构造下沉,加之此时古气候变暖引发海面上升;之后由于盆地内部的不均匀沉降,再次发生抬升,导致ZKCS钻孔记录的海侵较早结束、海侵层埋深较浅;全新世海侵即前人命名的"长乐海进",强度比前一期强,为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可能还伴随着盆地的下陷.

著录项

  • 来源
    《地球环境学报》 |2021年第1期|44-56|共13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福州 350013;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NSW 2109 Australia;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福州盆地; MIS3海侵; 构造活动; 古气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