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新疆喀纳斯湖沉积物粒度组分所揭示的环境特征

新疆喀纳斯湖沉积物粒度组分所揭示的环境特征

         

摘要

通过对新疆喀纳斯湖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放射性同位素210pb、137 Cs定年,研究了喀纳斯湖沉积物粒度敏感组分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喀纳斯湖沉积物以细颗粒组分(粒径小于16μ m)为主,但1814~1830年(32~35 cm深度处)和1893~1903年(18~20 cm深度处)这两个时期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发生了突变,粗颗粒组分(粒径大于16 μm)尤其是粒径大于63 μm组分含量迅速升高.对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分析表明,这两个时期的沉积物来源或沉积动力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首先运用粒径-标准偏差法提取了沉积物中的敏感粒度组分C2(粒径为15~238μm),进而通过敏感粒度组分与器测气象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沉积物粗粒径(C)-中值粒径(M)图分析,研究了喀纳斯湖沉积物沉积时的动力条件.组分C2的含量大小与区域春季、夏季温度有关,反映了山地春季和夏季雪、冰融水入湖的强度,组分C2含量在1814~1830年和1893~1903年这两个时期的快速增大与水动力异常偏大有关,据此识别了两次显著的洪水事件.与区域树轮、冰芯记录及文献记载的对比分析表明,洪水事件的发生与对应时期内暖湿的气候特征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