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半滑舌鳎白化现象的初步研究

半滑舌鳎白化现象的初步研究

         

摘要

通过建立半滑舌鳎家系对其白化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共建立半滑舌鳎家系17个,首先对这17个家系白化率进行了抽样统计和方差分析,并对部分家系的白化个体的眼睛异常率进行了统计;其次,选取其中白化率较高的4个家系,对白化个体和正常个体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白化率较高的4个家系白化个体和正常个体的抗鳗弧菌病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家系个体白化率有较大的差别,3号家系白化率最高,高达94.50%,15号、33号和37号家系白化率为0.00%;父本为养殖群体的家系的平均白化率最高,为19.68%,父本为野生群体的家系的平均白化率最低,为3.21%,父本为选育群体的平均白化率为7.50%,但3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家系的白化个体眼睛异常率较高,5号家系为48.48%、10号家系为45.83%和12号家系为88.89%.选取4个家系对其白化个体和正常个体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同一家系中3~4月龄白化个体在全长、体宽和体质量方面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正常个体,但生长至12 ~ 13月龄时,这种差异基本不显著,1号和17号家系白化个体的全长、体宽和体质量甚至超过了同家系的正常个体;1号和17号家系白化个体的日增重分别超过了同家系的正常个体.对选取的4个家系的白化个体和正常个体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发现,白化个体的死亡率均低于同家系正常个体,1号和17号家系的白化个体的抗病性相对同家系正常个体较突出,死亡率分别比正常个体低24.92%和20.25%.研究表明,半滑舌鳎野生群体的后代白化率较低,白化现象会伴随一定比例的眼睛异常,白化个体初期生长较慢,后期生长加快,甚至会超过正常个体,并且同一家系中白化个体的抗病性要优于正常个体.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学报》 |2014年第1期|76-83|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昌邑市三新海洋苗业实验场,山东昌邑261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海水鱼;
  •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白化; 家系; 鳗弧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