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黄海无脊椎动物资源结构及多样性

黄海无脊椎动物资源结构及多样性

         

摘要

根据1998~2000年在黄海进行的生物资源底拖网定点试捕调查,所取得的春、夏、秋、冬4季347个样方的无脊椎动物资料,分析了黄海无脊椎动物的资源结构及多样性.调查捕获无脊椎动物53种、2 336.896 kg、1 385 397尾.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作为生态优势度的度量指标,依此来划定每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IRI大于1 000的种类定为优势种,全年只有1种,即冷温性的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该种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61.4%;IRI值在1 000~100的种类定为重要种,有3种(类),即枪乌贼(Loligo sp.)、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和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它们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5.8%.使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性指数(J′)剖析了该水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群落各样方指数D=0.000~2.347,H′=0.000~2.140,J′=0.006~1.000.此外还采用Bray-Curis指数CN来比较黄海不同区域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北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与黄海南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的种类组成相似性最高,CN=0.846,黄海中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与黄海南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的种类组成相似性最低,CN=0.478.经分析,黄海现有无脊椎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及多样性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