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1960-2016年广东冬季降水变化特征及成因

1960-2016年广东冬季降水变化特征及成因

         

摘要

[目的]探究大气环流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尤其是ENSO事件)对广东省冬季降水的影响,揭示降水变化的物理机制.[方法]利用1960年12月-2017年2月广东省地面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探讨广东省冬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降水变化的原因.[结果与结论]1)广东冬季降水自南向北递增,高值中心在粤北地区,近57 a降水总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4.25 mm/10a,P=0.58),降水强度显著增加(0.48(mm/d)/10a,P<0.01),降雨日数在显著减少(-1.19 d/10a,P<0.05).2)广东冬季降水偏多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压偏高,近地面冷高压活动频繁;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中高纬度亚欧大陆自东向西出现"+-+"型相关分布,乌拉尔山附近阻塞高压偏弱,冷空气易南下影响我国,南支槽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有利于向广东地区输送水汽.3)广东冬季降水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也存在密切联系,冬季降水与同期海表温差(SSTA)相关场呈类似厄尔尼诺年的SSTA分布.而厄尔尼诺年广东恰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角,受西南气流控制,且850 hPa来自南海与孟加拉湾的水汽在广东上空辐合,造成降水偏多.而拉尼娜年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南海上空受气旋性环流控制,广东地区以干冷东北偏东风为主,较难形成降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