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古炮台上的古汉语——《古代汉语》教学扎记之五

古炮台上的古汉语——《古代汉语》教学扎记之五

         

摘要

在靖西,有一座清朝为防御法寇入侵而建造的叫十二道门的炮台,位于中越边界的龙邦,因炮台有十二道门,故名。炮台上有一个边字,是古字,当地驻军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写。去年七月,我曾到这个炮台参观,在炮台入口处的上方,赫然刻着“邊民永赖”四个大字,边的繁体字写成“邊”,十二道门山脚下解放军连部所在地大门口的“守边御敌,保卫祖国”的边字就写成繁体的“邊”。稍具繁体字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写法,而把邊写成邊,则是一般人比较生疏的了。我一面参观,一面思索,终于弄明白边字演变的来龙去脉了。我想,这个邊,是邊的古体字,里面的口,不是眼耳鼻的口,而应读成方,是地方的意思。地方的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