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秩序与方法——荀子对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理解

秩序与方法——荀子对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理解

         

摘要

学者在讨论孟、荀两人的理论差异时,大多集中在他们各自所持的人性论上,但他们在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主题上却目标相同,此即如何在一个充满“争”与“乱”的世界中重建合理的社会政治秩序.若因其所“同”而观其所“异”,则其所“异”的可能解释之一便表现在“如何建立秩序”的方法问题上:孟子主张以“仁心”之直推以求政治秩序之实现,荀子则坚持以客观化的“礼”为架构来重建政治秩序.孟子对建立政治秩序的思考完全取资于个人自足的内在“仁心”,就即道德而言道德的角度上看,其思想无疑成就了道德的尊严和人格的伟大;但若必欲借此而言政治,却会因其对政治之特性缺乏可靠的认知基础而导致政治上的空想主义.荀子对重建政治秩序的致思则委诸于先王制作的“礼”,礼的内涵虽然包容甚广,但与孟子的“仁心”不同,荀子言礼的首出的意义是政治学的而非伦理学的,是为了去乱止争以实现“出于治”“合于道”的政治目的而形成的一套制度设计.即此而言,在面对重建政治秩序的时代主题面前,若与孟子言仁心之兴发和推扩相比,荀子的此一主张无疑更具有客观和可实行、可设施的特性.然而,荀子的礼既是政治学的,又是伦理学的,其间各自在根源上的分际并不明确;同时,由于荀子心目中紧紧绞固于政治秩序的实现,道德则不免沦为维护政治的手段,乃至常常以政治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其结果则导致对专制政治的强化.学者谓荀子尊君、重势、倾向于独断,良非无故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