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荀子

荀子

荀子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46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92篇、会议论文109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491种,包括管子学刊、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等;荀子的相关文献由365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光连、杨德春、东方朔等。

荀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92 占比:97.61%

会议论文>

论文:109 占比:2.37%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2%

总计:4602篇

荀子—发文趋势图

荀子

-研究学者

  • 陈光连
  • 杨德春
  • 东方朔
  • 姚海涛
  • 刘延福
  • 王楷
  • 周炽成
  • 强中华
  • 廖名春
  • 梁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徐宝娣
    • 摘要: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乱的历史时期,但是同时也是我国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家辈出,理论层出不穷,涌现了诸如老子、孔子、墨子等各个学派的创始人,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现象,推动了我国思想与文化的形成。在众多流派和大家之中,荀子是不得不说的一位,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与孟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历史贡献,荀子主张“性恶论”.
    • 丁月圆; 李艳鸽
    • 摘要: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学不可已矣"。荀子认为想要使人的本性向善需要通过后天不断学习与进步,这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德育学习的理论基础,而荀子个人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成为我们德育学习的实践基础。因此,我们进行德育实践可以通过借鉴荀子的"劝学"思想,并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
    • 李慧子
    • 摘要: 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比较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指出两者之间存在三点差异:第一,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不同;第二,孟子和荀子对礼义是否内在于人性的判断不同;第三,孟子和荀子对“能”为善与“可以”为善的理解不同。戴震虽崇孟抑荀,但在理论建构上却统合了两者的思想:在人性内涵层面,以“血气心知”为性,统合了孟子以心知为性与荀子以血气为性的论断;在个体修为层面,赞同孟子和荀子之才性无差别论,将人的差异归因于后天积习,强调教化与修为的重要性,主张“德性资于学问”;在制度建构层面,主张将孟子的民本思想与荀子的“礼以养情”论相结合,以使制度规范既能“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也能提升心知之性,从而促进仁义的实现。
    • 徐旖旎
    • 摘要: 荀子的天人观承袭了儒家注重人伦与人事的思辨方式,结合性情之说与礼治思想的论述,凸显了人道在天人关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荀子天人观与“情”和“礼”的逻辑体系,可以深入探析三者的内在关系:“天人之分”的前提引出了治乱由人的观点,而人之性情若无节制就会向恶转化的这一天生的弱点,证明了礼存在的必要性;礼一方面取象天道,另一方面在人道上发挥巨大作用,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各安其分、各养其欲的理想政治。
    • 冯俊
    • 摘要: 出土文献大大拓展了当代荀学的研究范围,对荀子生平及其影响,《荀子》一书的成书,书中的字、词、篇、章,哲学命题等对象的研究或可正前贤之失,或可补前贤之阙,或可提供进一步的佐证。出土文献使得当代学者对荀子及其文本,先秦儒学发展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处理好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当代荀学健康发展的前提。
    • 周美华; 周敏华
    • 摘要: 战国之末,为拯救礼崩乐坏的社会礼制,又为儒家奠定重要传承的荀子,既以“得人心”的“王道”作为富国强兵之策,也以尊礼、法的与时俱进思想,建立符合时代的法治要求,并将维系最理想上下阶层的“德”,作为制约上层建筑的最重要依据。商鞅则与之相反,既将“王道”转成歼灭六国的最终目标,也将礼、乐教化等道德层面,随“耕战”为赏罚的“军功爵制”,及彻底解除封建贵族阶层而一并抽离。其固然迅速达成目标,但却在历史发展中迅速消亡。
    • 姚海涛
    • 摘要: 经梳理、归纳、研判可见,荀子“兼”论涵摄礼、法、术三大思想维度。其一,理政之“兼”角度言之,可名之为兼覆、仁厚之礼政;其二,权衡之“兼”角度言之,可称之为兼别、权衡之法则;其三,宽容之“兼”角度言之,可曰之为兼人、宽容之术治。荀子将“兼”所可能涵摄的维度升华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将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兼而有之、统而用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战国学术合流之时代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朗显出荀子思想的批判熔铸、建构创造之理论特色。
    • 廖名春
    • 摘要: 由《荀子》书“案(安、按)”的虚词用法看,《非十二子》篇论子思、孟轲一段为先秦文法无疑,属于荀子特有的语言风格;从《荀子·非十二子》篇与《韩诗外传》相应段落文义内容的比较来看,《荀子·非十二子》篇是原创,而《韩诗外传》则是杂凑抄录。将《荀子·非十二子》篇对子思、孟轲的批评说成是荀子后学所为,否定其为荀子之作,经不起先秦秦汉文献的检验,只能说是无稽之谈。
    • 叶家敏
    • 摘要: 荀子基于人性恶提出了“解蔽”“积靡”之说,其中“蔽”是指“滞于一隅”而不能通明,根源在于“心术之公患”。积靡,是指在良好的习俗与生活环境下,逐渐积成君子之德。在现代德育过程中,荀子的“解蔽”“积靡”说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 刘振英
    • 摘要: 战国是中国文化学术史的轴心时代,《荀子》与《韩非子》皆是历经百代淘洗的经典。韩、荀学术虽各具独特品格,但又相互融生。韩非子与李斯俱事荀卿的历史事实,使得韩非子的法术范畴与荀子的礼学思想存在天然的通变关系。韩非子对荀子礼学的“通”体现在三个方面:“得君行道”,学术成为公器与国君的结合;礼学与法术之学都以政治为中心;学术品格独特而鲜明。而其“变”则体现在三个转向上:从王与礼的统一转向人主与法的统一;从纷繁复杂的礼学体系转向简明扼要的法术之学;学术品格从自由、独立转向功利化、依附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