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山东曲阜
  • 出版时间: 2015-09-27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会议文集: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孔子生当礼崩乐坏之世,依据亲亲的精神,提出了孝道的原则,并折衷虞、夏、殷、周四代之礼,而对周礼进行了改造.本文主要通过对古礼的具体分析,探讨孔子是如何对周礼损益的,从而对儒学在今日之转化提供借鉴.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儒学亦应该随顺时代的要求,亟须进行现代转化.
  • 摘要:《论语》是研究孔子的最重要材料,正确解读意义重大,其中最关键的是首篇首章的那句话.作为全书的开篇,"学而时习之"的"学"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关系到整部《论语》乃至孔子思想的准确把握.从孔子之学、孔子的追求以及孔子对待"人不知"境遇的态度等方面,完全可以印证"学"与"道"相近,应该作名词来理解,指"思想主张".首篇首章的几个分句连贯一致,与孔子的人生主题相应,是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
  • 摘要:儒家孝悌之道,关系道德伦理,影响国家治乱.孝悌的产生和发展,均从"亲亲""尊尊"原则而来.而"爱"和"敬"两种不同的情感,实与"亲亲"和"尊尊"密切关联.由孝道的几个不同层次,可以看出从"爱"到"敬"、从"孝"到"忠"的延伸扩展,以及儒家由"内圣"到"外王"的发展理路.
  • 摘要:先秦时期,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家从为仁之本、礼之文理的角度诠释孝道,强化其在人之为人、报本返始方面的重要性,论证行孝的合理性.在如何行孝层面,他们主张遵循礼义:养生送死事亲以礼,敬为根本,力礼相当;"从义不从父","以义事亲".先秦儒家通过从仁、礼、义三方面的诠释,充实了孝道的理论依据和伦理内涵,体现出多重意义上的理性意蕴.其重视亲亲之道,坚持父子平等,提倡情理兼具、中道而行的孝道思想,与后世将父子关系绝对化的愚孝判然有别.应从先秦儒家孝道理论中汲取养分,发扬其理性精神,,形成尊老敬老的道德之风,实现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 摘要:周公作为宗周礼乐的创制者,其影响及于后世者关涉甚大.宗周之后关于周公祀典的礼文及其祭祀路径在历史上代有变迁.概而言之,宗周之际,周公祀典是以天子礼乐展现的,规格极高,凸显的主要是祖先祭祀的孝道精神.鲁国灭后,周公祀典长期湮没不闻,后世帝国政府虽不乏有封爵周公后人之举,延续其家族意义上的祖先祭祀之路径,但主要方式却是以公共性质的圣人祭祀形式展开的,彰显的是其蕴含的文教精神,规制去古远甚,不仅不具有殷周之际帝王封诸侯之后以奉其祖先之祀的精神,而且亦不足以匹配周公在历史上之地位.周公祀典的礼文规制既受制于世俗政治力量,也与孔子及其祀典的规制有密切的关联.
  • 摘要:教化观念指引着价值观应有的内在根基和实现方式,可为当代价值观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理论导向及路径支撑.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纠正以往价值观建设的某些误区和偏失;有助于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及其长效稳定;主张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机结合;强调从个体价值观到社会、国家价值观的一体有序推展;提倡道德培养与价值观建设的合力共育.
  • 摘要:传统中国社会实际上是以儒学为信仰的.然而,今天我们却面临着信仰危机.信仰应该有四个层面的含义:超越性或终极性的价值诉求、心灵生活的意义来源、可以普遍化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原则、解释生活的理论和安顿日常生活的仪轨等.传统儒学具备信仰的内涵,并且作为信仰的儒学与宗教信仰不同,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信仰".rn 文化信仰包含三义,其一,信仰的核心是人文教化的理念,此人文教化的理念核心精神即是贯通于天地人的即内在即超越的精神.其二,信仰建立于人文教化的基础之上.人文教化的核心目的在于成就此信仰,信仰与理性是相辅相成的.第三,此信仰的超越性精神,是靠依托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教化(伦理规范和礼乐仪轨)而不是靠宗教的形式来传达的.要重建国人信仰的天空,必须复兴传统儒学,必须疏通儒学本有的义理系统,并且恢复儒学在民间的教化机制.
  • 摘要:《礼记》的祭祖礼表现的是家族成员对祖先"报本反始"的俗世情怀,而非宗教徒的祈求神的充满而与神合一的宗教情感.因而,祭祖礼表面上把祖先当作神灵来崇拜,实际上祖先是虚悬的位格,由祭礼而组织家族活动,以联系家族成员的情感,使家人体认到家是存在之源,从而为守护自我存在的合理性根据,而把自己融化到家庭中、与家人结合为一体.rn 这是一种"家庭化"的运动,家人在家庭化的过程中体认自我的伦理名分和践行相应的伦理义务,由此修养心性道德而成己、成人,再由内圣的至善之性而推及家国天下,从而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以完成外王的政治理想.所以,祭祖仪式并非宗教性的,其目的旨在建立和睦的家人情感与和谐的家庭秩序,由家之齐而令国治、天下平.
  • 摘要:"君子固穷",不仅在摹写道德境遇("命运"抑或"时运"),更规范着道德品格(知、情、意的统协).儒家与康德伦理学深具"道义"色彩,视道德为责任与目的而非谋求幸福的手段;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就运气而言,康德为求道德的必然性,分别从现实与理想两个层面夹杀运气;儒家则将厄运升华为忧患意识,进而构成道德实践的动力.就幸福而言,康德在现实层面疏离幸福,仅把"德福一致"安放在"灵魂不朽"与"上帝存在"的公设之中;儒家同样承认经验世界的幸福有其偶然性,但"德福一致"并不一定只是抽象的玄谈,可在"成己成物"的人生境界中具体实现.
  • 摘要: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回顾欧洲是如何认识中国儒家思想,以及儒家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在历史上几次被欧洲文化接收与引入的实例.其次是以儒家自身所具宽容性与灵活性为例,分析了关于儒家作为国际化思维的天然优势.最后,展望了儒家思想在解决当代与未来国际问题上的优势与前景.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北宋儒学复兴的整体规划,其次分析了引庄入儒与以道补儒行为,重点分析了王安石的政治哲学以及体系建构。王安石将道家的形上理论与儒家政治实践相结合,推天道以明人事,阐明天道以树立政治宪纲,建构儒家的政治哲学。通过吸收、借鉴《庄子·天道》等篇中大道或道体之全观念,将天道自然与礼乐刑政相结合,融儒道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 摘要:亚圣孟子认为,成人之道即是顺由人之本性,率性而为.换言之,德性涵养不掺杂人为刻意或故意.故意也就意味着选择.故而在孟子道德哲学中,理智之心没有用武之地!而荀子则认为,如果按照孟子的逻辑思路发展,不仅圣王所制定的礼义等文化规范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且儒家经典知识的传承也成了问题.进一步而言,仅仅靠良心的内省,难以在战乱纷纭的社会中保证人之向善.所以,荀子倡导礼乐法度等人为教化.他认为,人类的言行举止离不开理智之心的指导.同时,人之天性和心又是不善的.因此需要虚壹而静,然后以仁义之道予以改造.依荀子所见,教化即是人格养成的基本途径.
  • 摘要:《论语》"克己复礼"章千古聚讼,朱子称之为"传授心法切要之言".本文将力求"圣人本意",并遍引古今中外之说以实之.当孔子之时,"天下无道"乃既成事实,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正是孔子乃至孔门弟子孜孜以求之宗旨,而孔子发明"仁",正欲以此来行"礼"达道.颜渊"问仁"与"问为邦"两章相表里,更进一步地说,"问仁"章乃内圣外王之全,而"问为邦"章实以发明外王之道为主,乃对前者之补充与发挥.颜子最得孔子真传,亦为王佐之才,孔子告之以平天下之道,亦有夫子自道之意,正如孔子对颜子所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rn "天下归仁焉"当解为天下之民归心和归往于有德有位之人,孟子将这句话更晓畅地变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坚实奠定了儒家民本思想之根基.《论语》、《孟子》及其他典籍中证据颇多.由是观之,朱子"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注解,自有其问题意识与深刻价值,但必非"圣人本意"."空言心性,偏尚事功,亦不可谓非儒术,特非其全耳",吾人当正本清源,涵融孔孟至今各种明体达用之说,渐次恢复儒学固有之规模与气象."仁"与"礼"及诸德目之辩证关系亦有简约说明.
  • 摘要: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是在该词的一般意义上,叠加了芬格莱特独特的学术观点:"礼"不再腐朽不堪,而是富有"型塑性"与"行动性"的神奇魅力(magical).就型塑意义而言,分涉两类"自我"观:个人中心者将"私我"系缚和执着于各种事情上,而君子的目标则指向完善自我("成己")与成就他者("成物").就行动意义而言,一者视"选择"为一种神秘的内心、私人或精神活动,而芬格莱特却认为"选择"同样可以源于美德的能动性与社会性.总之,"礼"在芬格莱特眼中充满"公共之美";而追寻"公共性",与其说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的底色,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愿景与难题,时下尤待深思.
  • 摘要:曲阜虽然有「孔子六艺城」,然而其设计旨在发展观光旅游业,历史文化则居於其次,因此要真正传播孔子的六艺文化深刻内涵,培养术德兼修之君子,仍须依靠孔庙之特殊文化空间.本文从台北孔庙推出六艺体验区等再生计书,不但活化原先古老刻板之形象,也使孔子燮得更可亲可近,因而希望曲阜孔庙能善加利用该地与孔子之亲密关系,规划能发挥孔子六艺之教的体验区,将极有助於仁人君子之养成,朝真正的「首善之区」迈进.
  •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唐代郊庙雅乐的创制与沿革的过程,及祭孔礼乐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武德时期是唐代郊庙雅乐的承袭初创期,贞观初年是集中创制和基本完备期,高宗时期是补订期.武则天时期是郊庙雅乐的巨变期.盛唐时期是唐代郊庙雅乐的恢复重建期,中唐和晚唐时期是唐代郊庙雅乐的衰落期.太宗贞观前期和武则天时期是唐代郊庙雅乐创制的两个高潮时期.祭孔礼乐是唐代郊庙雅乐的组成部分.孔子的地位在初盛唐时期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从从祀周公不断升格为先圣、宣父和文宣王.唐代的祭孔乐章反映了孔子地位的提升.唐代郊庙歌辞模拟和继承了前代郊庙歌辞的写法,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学性.
  • 摘要:现代儒学的概念争议由来已久,而康有为却向来被纳入传统儒学而非现代儒学的视域中.本文认为康有为立足于经学的立场,试图在坚持儒家立场的基础下消化西方的政治理念,进而建构中国国家形态.他提出的孔教观念和政治儒学的方案都构成了现代儒学的基本议题.因此,我们应当对康有为进行重新审视,他才是现代儒学的起点.
  • 摘要:安乐哲是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的比较哲学阐释者本人借这个机会、通过这篇论文,想说明: 美国比较中西哲学家安乐哲先生通过论述"儒家角色伦理"所实践的自己角色,是一个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的阐释者.本文认为:1)"角色伦理"提供了一个"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的典范;2)安乐哲对中国哲学的意义浸透在他对"儒家角色伦理"的论述之中;3)安乐哲事业体现着儒家思想、中华文化对于当代、国际文化的意义,因而也构成儒学前沿问题高端学术意义.为反衬这个论点的重要,需多讲些安乐哲对中华哲学与文化与西方的比较阐释者的角色.
  • 摘要:孔子对政治有着透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还有着一份坚定的执著.他一心为政,却不甚在意为政方式.本文分析了孔子定义的两种为政方式:一种是“用之则行”的、出仕而有官有位的为政方式,一种是“舍之则藏”的、不出仕而无官无位的为政方式。以及两种为政方式的权利界限与交替转换。
  • 摘要:黄宗羲虽为补业师刘宗周"四书学"之阙漏而撰著《孟子师说》,但其本质仍是他自身哲学思辨的流露.从"匡正"政治哲学视角诠释梨州的《孟子师说》,可以发现,黄宗羲在政治本体方面,强调"仁本政治"对政治主体施政方略的规制和引领;在政治主体方面,强调"君道"对人主君王、"臣节"对仕官辅臣政治修养的培育;在政治实践方面,强调君臣共治和民本政治,并以君民和乐、天下太平为政治理想.《孟子师说》不仅承续了师说,还重新诠释了孟子思想,既照应黄宗羲"一本万殊"的为学大旨,又凸显了晚明清初儒家知识精英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特质.
  • 摘要:本文以超验性、还原性、纯粹否定性概括形上学的三种基本模式,并试图在形上学的视域之外讨论"古典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儒家大部分时候保持在古典形而上学的视域之内,如果形上学带来的现代性的人类经验是可悲的,在形上学之外依据儒家形而上学为人类经验开展一种新的基础,就是走出以往的可悲经验的唯一出路了.
  • 摘要:在当前商业道德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高度关注"儒商",希望从中获取医治商业道德沉沦弊病的灵丹妙药."儒商"的界定是进行相关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学术界关于"儒商"概念的界说可谓众说纷纭,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归纳和评析学术界关于"儒商"概念的界定入手,从理论上澄清了一些偏颇的观点,深入探讨"儒商"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对"儒商"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初步探讨了"新儒商"概念的定义和新儒商精神的内核,为今后各界人士进一步深化"儒商"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在晚清士大夫的对外观念中,经济,政治,文化是三个最受关注与重视的方面,他们由于受到日本等外来影响,在这三个方面都显现出一些看似偏离传统的言论倾向来.但事实上,他们既保守着传统的士大夫身份未曾改变,而在社会大变动局势下的文化心理及其种种事功也未能超出传统的藩篱.外患的加剧固然是加重了他们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急切地寻求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但是士大夫精英们在此形势下的思想并未能超脱出历来主朝变革意识层西之外,他们的社会变革意识依然不过是传统的翻版,并未能做到与近代接轨,真正的近代式变革思想要等到甲午战争以后方才出现.
  • 摘要: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资源.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儒学在中国甚至世界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如何使儒学作为中国发展与和谐的内涵、发扬儒学在当代的价值,甚至是透过儒学促进世界的和平交流与文化融通,是当代儒学的重要使命.rn 因此,透过西方儒学如波士顿儒家的发展,可以了解到,当前儒学的发展应该放弃单一道统,从过去港台心性儒家的一元线性发展,转为百花齐放的现当代新儒家的多元发展样貌.也就是让港台心性儒家、当代新荀学、大陆新儒家(包括各种不同型态),并列齐鸣,在彼此交流与互动中,激荡出最适宜儒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准则.除此之外,根据当代文明发展及波士顿儒家的经验,当代儒学的发展应该朝着礼仪、制度、外王的方向发展,跳脱过度强调心性之学的儒学样态,将是对于中国文明与世界和谐的发展,最有利的路向.
  • 摘要:西方文化全球化范式是文化裹挟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中向全球空间拓展.西方文化全球化实践是通过宗教、语言、教育和科技等具体文化形态,实现从文化精英到普通民众全覆盖整体推进.从技术理路上而言,起初,西方向全球输出他们的军事和经济力量,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教育、宗教和价值观念.作为借鉴,在现当代,儒家传统全球化实践中,实际中存在两种范式.这两种范式在路径、对象、核心价值和时效上有分别,但是从践行儒家传统世界化理念而言,则是完全一致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这儒家传统世界化的两种范式的分析和总结,成为儒家传统和中国传统当下的核心关切.rn 儒家传统的全球化无论从其文化形态自身还是从文化母体自身均在于努力向世界陈述其文化价值,获得世界认可。中国推动传统文化的世界化愿景并不在于某种某种霸权,而是为人类整体贡献自由文化价值和智慧。具体实践中,儒学和儒教扮演了中国儒家传统世界化的两种现实路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化的有益尝试,通过推动传统文化全球化实践,也为构建更加广泛的更加丰富的中国文化提供实践经验。
  • 摘要:"礼"包含了"乐",用今天的理解来说,"乐"可以调济人的心情心念,"礼"会因此从中得到提升,就如祭祀,配以"乐",行仪会更加恭敬,虔诚则生"敬畏";敬畏心生起,保住人性;"礼乐"二字并用很有奥义,升华行为和意念,化为人天心性的修炼.离开"乐"而用"叫,喊,号,唱"反而影响心念急,烦,躁,就会大大破坏了"敬於内而行礼於外".西方耶教文化,他们在礼拜会上就以唱诵优美的圣歌,讃颂耶稣和上帝,敬畏和文雅行为互相呼应,社会正义风行.由此可以领略圣人在几千年前发现"礼乐教化"的伟大。
  • 摘要:儒学思想家所提出的各种各样人性善恶观点,可以归纳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善恶混论以及性可善可恶论.不论是哪一派观点均是立足于伦理主义去解释人性怎么样的问题,都具有伦理主义特质,而且贯穿于中国古代人学思想史的始终.儒家人性思想的伦理特质,启迪要突出人的道德主体性、建构合理的性情结构和正确对待人的欲望.
  • 摘要:治国治家,立德为本.立德之要,以孝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孝道深深融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遍及传统中国社会的所有领域,牢牢扎根在中国人心中.一个"孝"字,凸显了中国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中国传统社会特别看重家庭,特别看重血缘关系所维系的自然亲情,强调父母对子女的爱、育、教,子女对父母的养、敬、顺.同时,也强调"义"在维系父子亲情方面的道德价值.孝子对父母的爱敬悦顺,必须衡之以义.反对"阿谀曲从,陷亲不义",坚持谏亲从义,使父母改过迁善.否则,孝道就将流于虚浮."谏亲从义"构成了人伦纲纪关系的内在调节机制,彰显了传统孝伦理、孝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真义.
  • 摘要:儒学的治理理念的核心概念是"道、仁、义、礼、智、信、和、生、敬".儒学精髓在当下中国的治国理政的价值必须面对现代性的矛盾和张力,在儒释道和马中西三者对话、融合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它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rn 其一,建立在忧患意识基础上的道德自觉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指导每一中国人,尤其是政治精英、企业精英和知识精英的精神重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实践中提升生命的境界.rn 其二、表征孕生万物的总根源,象征着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总规律和真善美精神实体的"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最根本精神,对今天的内政外交、修齐治平具有诸多启示意义.rn 其三、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人文文化,同时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治国安邦的一整套理念和行动方案,其背后突出的是中华文化主体性、民族性、母体性、根源性的人文价值和经邦济世、治国理政等中国智慧.
  • 摘要:本文提出,当下的儒学研究,主要应当做好以下一些事情:明确研究目的,从"践行"做起;正本清源,加强孔子研究,不能数典忘祖;加强《论语》研究,纠正版本讹误;利用《论语》版本研究成果,纠正传统误解;纠正前人误解,减少人云亦云;加强教育普及,从中小学教材入手;把儒学教育制度化,并纳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加强基础研究,慎言"创建新体系";儒学不是形而上的哲学,不能复杂化和西学化.文后附《孔子人格君子观的内涵及意义》,认为发扬孔子的人格君子观,培养人格君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需要的.
  • 摘要: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孔子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符号之一,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对孔子、孔子学院的海外认同状况进行梳理和调查,有助于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完善提供重要参考.rn 本文认为孔子、孔子学院的海外认同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要进一步发挥民间主体与个人的力量,形成对官方力量的有效补充;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做好国外受众的调查与分析,将群体特性与个体特征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民族、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文化接受偏好等因素,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要对孔子及孔子学说进行详尽、细致的符号梳理,再根据受众文化消费的特点与需求,开发相应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做好曲阜在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使每一位入境游客都能成为孔子形象及学说的海外传播者.
  •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的文化格局也由过去的单一形态发展为众神喧哗、和而不同、多元并举的局面;特别是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它的商业性、世俗化的特点以及戏仿、调侃、过度娱乐化的方式和手段,对儒家文化等文化形态造成严重挤压和冲击,甚至会引起文化生态的失衡;儒家文化必须承担起本身的责任担当,以其核心的价值观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和积极影响,使大众文化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 摘要:由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学,自汉代开始被大多数王朝奉为国家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思想.儒家主张着重发挥统治机构的社会教化职能,应当"为政以德",实行"仁政"、"礼治"、"德主刑辅"等,在民族政策上则坚持以文化而非血缘来区分夷狄与华夏的"夷夏观".儒家的这些积极主张为中国历史上的北族王朝所吸收,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与融合.儒学的精华部分,在我们今天的治国政策上,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摘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载于《论语·泰伯》,是儒家所论成人之道,通过诗、礼、乐三种不同但又互相融合的方式塑造理想人格."诗"、"礼"、"乐"的道德教化,经由"诗"之人性情感启发、"礼"之秩序理性确立、"乐"之仁德意境养成,从对人性中自然情感的抒发、节制到道德情感的自由生成,儒家理想人格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实现过程.
  • 摘要:董仲舒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思想特点则是以天道话人道.本文着重从其"和心"思想的角度予以研究,阐明董仲舒的"和心"思想是其社会和谐的逻辑起点,因为董仲舒的"和心"思想已经蕴含着社会和谐之向度,且表明了二者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 摘要:儒学是以"仁礼合一"为基本架构的思想学说.儒学由"仁"而"礼"是从自我人格修养向家庭、社会、国家、自然乃至宇宙天道扩展的过程,这种逐层展开,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奠定了儒家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基调.儒家"仁礼合一"的人文传统正是以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依托的重要文化资源.只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实现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儒学势必会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讨论了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与中华文化与民族命运的联系,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与中华文化(儒学思想)的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表现、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中国古代教育与史学传统保证了文化传承发展。
  • 摘要:这篇文章想首先阐述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泛亚洲历史现象的思考,然后与儒学同道分享一些关于一批国际学者将儒家思想作为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的一种重要全球资源,为儒家哲学国际化事业所做重要共同努力的信息。
  • 摘要:全文旨在探究《尚书·尧典》所述「五教」的真正意涵,并提出吾人对其应有的认识.首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说法,认为「五教」之所指,应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之教为确诂.其次则指出在近代以来,对五伦之教的一片(键)伐声中,仍有加以肯定,但也提出捡讨者,因以贺麟、李国鼎两人之说为例,介绍其所持的观点.最後则谨就所知,提出两破(破除误解)、两立(建立正确认识),以澄清对五伦之教的质疑,揭示五伦之教的真谛.期待大家能正面看待五伦之教,使其继续发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 摘要:《大有》在王夫之诸卦解释中有重要地位.在写于明亡不久的《周易外传》和晚年的《周易内传》中,对《大有》的阐发皆包含许多精微的思想,其中曲折地反映出他对明代一些重要政治问题的反省.王夫之的《大有》诠释暗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关切:其一,处于弱小、疑阻之地的南明君臣何以自处;其二,明亡后儒者应否隐遁及如何隐遁;其三,肯定和颂扬"有",褒扬"有"的本体地位、主体地位,借以阐发他在哲学本体论上的重要见解.这些观点代表王夫之作为一个有民族气节、文化担当的哲学家对当世和未来所作的深切思考.
  • 摘要:习总书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次谈话中,多说起对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此精神,本文提出:"万邦师表"孔夫子、"经亦求精"学国学,以"上下相助,父子相学,夫妻相敬"为"三相"代替旧日的"三纲",新编《二十四孝图》,将传统美德收集整理刻石表现,首创"中华母亲节"等体现中国特点的节日,以及将《论语》等经典搬上荧屏等改革措施.
  • 摘要:对于孔子来说,礼学是一个如何继承的问题,而仁学才是一个如何创新的问题.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无非是两个基础性观念,但孔子的重视程度毕竟有所不同."礼"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仁"才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儒学亦可称为"仁学".孔子把"仁"视为一种内在的价值源泉,一种普遍的道德精神,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则.孔子以后,儒家皆围绕着"仁"字做文章.儒学从"仁"讲出"和",再讲出"礼",进而讲出"用",从"点"到"线",再到"面",乃至"体",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仁"既是儒学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一个"仁"字,把古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打通了.它是无法割舍的精神基因.
  • 摘要:朱熹之后,历史地位得以树立,学术内涵得以彰显,黄干最是关键人物,为免人说法歧出,避免陷入门户之争,成为黄干一生用心所在,往浙东传学,不馑延伸朱熹道统论述的影响层面,开展学术范围,北山一系学人学之有验,也代表在学统分立,彼此竞逐当中,朱学最终得以胜出的结果. 学人在《四书章句集注》之间,反覆辨证,不论是横向发展,抑或纵向深化,朱学由宋入元,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一脉相承,代表朱学正传,四书成为学术核心所在,《四书大全》征引其中部分内容,许谦材料最多,其次为方逢辰、金履祥、王柏、何梦责、欧阳玄等人,共计154条,分析其中,《四书大全》特别留意经文结构分析、文句涵义,北山一系学人讲论之中,厘清文本内涵,体证与诠释并造方式,尝试在经典诠释当中,揭示儒学工夫与境界,确立朱熹学术的价值与方向,也提供后人诸多的思考成果,值得参考.
  • 摘要:自孔子开宗创派、以仁立教以来,有关仁爱、仁道的话语就始终贯穿于儒家的整个理论论说与思想演生的历史脉络中,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儒之为教的实质意义正在于它在历史上建构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话语、理念与实践.本文分析了早期仁道观念的历史发生与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贡献、讨论了儒家仁道观念的意涵演化及其内在张力与实践特征,重点分析了仁学实践论:儒家仁学思想的新开展。儒家的仁学实践论必须向人们明确指示出实践的门径或进路,必须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和考量,才能真正富有其现代的价值和意义。
  •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儒家思想来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建设问题。具体分析了运用儒家思想建设社会道德、本土宗教、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家道家风。认为孔子儒家思想有六大主要功能:能促进世界和平;能提升全人类道德素质;能与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荣;是中国56个民族、13亿人民的精神轴心;能促遭中国和平统一;能达致与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
  • 摘要:本论文旨在阐明台弯地区「儒教文化」对于「公民教养」的作用及其限制.rn 笔者首先指出:习与性成,人是在文化教养中养成的;而恰当自我之养成又是良善社会必(借)之基础.再者,笔者经由多年来所开发之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指出意义治疗的几个向度:儒家的「我,就在这里」、道家的「我,归返天地」、佛教的「我,当下空无」.再者,笔者藉由台弯的经验,阐述公民社会的养成可能,造而指出儒道佛文化是相须互补的,他们都足以做为台弯迈向公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调节性资源.rn 再者,笔者试图打破从「内圣」开「外王」的固定化思考,另起从「外王」到「内圣」的思考,指出在「公民社会」的崭新耩成中,儒道佛以及其他资源正不断地调节,而给出一新生的力量.之後,笔者针对台弯多年来「教育改革」,对比「改革」与「革命」两者之异同,指出「改革」重在「建续」,它是一「创造的转化」与「转化的创造」,这是一「经验的觉知」与「理念的生长」的互动循环.经由历史纵深度的反思,作者更而强调我们当摆脱「威权反威权」的两橛式思考,这一步至「解威权」的思考,对以前历史业力所缠缚的困结有所疏理、融通、淘汰,超越悲情、跨过虚假意识的陷阱,昇起一顶天立地的精神意识.最後笔者强调:批判当先回到批判自身的批判,才能立得住这批判;改革当先回到改革自身的改革,如此才能真立得住这改革.
  • 摘要:儒家思想是以内圣外王为其价值追求的,它主张通过修己而达致安人.修己是实现自身道德的完善,获得经世致用的学识才能,安人则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就安人而言,儒家认为,安人具体是由养民富民和富国安邦构成的,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富民才能富国,国富才能安民.儒家的养民富国思想,展示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追求,这一思想不仅成为历代有为的统治者持守的为政方针,也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继承发扬儒家养民富国思想的精华,对于促进当代社会的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在现代政治映衬下,传统儒家政治暴露出专断与封闭的倾向,辨析《大学》"教—学"论与《中庸》"教—化"论,有助于深度剖析相关困境.《大学》认为"教—学"足以传承"传统共识",故轻忽"知识—理解"问题而聚焦"知而不行"弊病,认为执政者有必要藉声色威势施教.但执政者的"知识—理解"若有偏差,上述"政教"理念只能强化错误而扩大危机.rn 《中庸》从普遍的"过之、不及"现象体贴出"真知"问题,预设"天命之性"并提倡"率性(体察内在向导指引)"作为解决之道.将"真知"问题反加诸"率性",《中庸》稍后遇到"何为/如何做到真正的率性"问题.为此,它设想出神入化的"至圣—教化"作为化解契机.但这只是一种想象,难以落实为制度,在现实中势必向"威势—教学"退化.预设"'率性'当下自明",通过"异见表达—共识压力—继续体察"不断寻求新共识,乃是走出困境的可能出路.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召开以来提出了中国梦的理念,为了达到这个中国梦,必须把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解决好.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把客观的、数理的、理性的"理"和意识、责任、伦理等有关的人性化的、主观的"情"相互结合的新问题解决体系.为了探讨这种新的问题解决体系。rn 本文着眼于影响中华民族二千多年的孔子思想,去孔子思想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智慧.孔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以人的生活方式等为切入口,提出了人和社会的理想状态,以及如何达到理想状态的方法和途径.从问题的定义来看,这些方法和途径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体系.rn 本文从仁、义、知、时和恕5个侧面来解释孔子如何面对间题和思考问题,并提出了孔子式问题意识构造。在孔子式问题意识构造中,特别提出了仁是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概念,强调了仁就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同时也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满足他人或社会需求(对社会负责)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目标。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义是社会的需求这一概念,以及孔子的5种时间把握方式和4种考虑问题的立场。本文仅就《论语》一书来讨论孔子思想,不涉及其他记载孔子言行或思想的书籍,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 摘要:李二曲不仅是关学大儒,亦是清初三大儒之一.他秉承张载关学重视《中庸》的治经传统,以"日用平常"为宗旨对《中庸》进行平实化的解读,主张"中"在"庸"中显、凸显性命之学和反对空谈性命、重视"慎独"工夫和"未发"涵养.他的《中庸》学体现出以关学贵礼崇德、躬行实践的学风为理念,以"本体工夫合一"为标准对程朱理学偏于支离繁琐、陆王心学过于空疏流荡进行调和的特质,开创出《中庸》学史上较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他的《中庸》学所反映出的不立门户,不持偏见;以躬行践履为立言之基础以及注重经典的经世致用等精神对于当下为学治经,关切现实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摘要:帛书《二三子》载孔子释《易》卦爻辞,言"理顺五行"、"必顺五行",具有古代"时令"思想背景.其"五行"之序,是木、火、土(或虚悬不用)、金、水."理顺五行","理"训为顺,"理顺"即"顺顺",为同义复词,表示强调."理顺五行"即顺从五行,其内涵谓圣人施政应顺从时令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之序,即春行木政、夏行火政、夏秋之际行土政、秋行金政、冬行水政,就会带来祥瑞.反之如果(逮)逆五行之序,春行夏政(或秋政、冬政),夏行春政(或秋政、冬政),秋行春政(或夏政、冬政),冬行春政(或夏政、秋政),就会带来灾异."必顺五行",其义与"理顺五行"同.
  • 摘要:"庆历之际,学统四起"(全祖望《宋元学案》),自刘敞著《九经小传》后,宋儒的史学意识渐渐高涨,古器物遂成为解说经史、礼学的重要凭证,这是中国学术史的一次重要变化.在此过程中,宋人古物图谱之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考古图》、《博古图》这类为出土古物保留了最为珍贵的"目验"材料,从而使金石学成为可靠而又"真实"的学问.rn 宋代的古器物图谱存在着两个系统,一类是礼图,另一类则是研究和著录性的器物谱.前者保留了自汉儒以下图解《仪礼》的传统,并为仿制古礼器制作提供了参考图形.其特点是类型稳定,形制简略,错误也较多.后者是对出土实物的著录,当然,也是儒臣研究成果的记录.这类图谱可以为仿古礼器制作提供修正意见.论文以《宣和博古图》的文本考订为出发点,从细节上考察了黄伯思等儒臣的宣和殿古物的著录活动,希望能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对宋儒的价值信仰,以及金石考证的方法进行还原.
  • 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在于,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价值二元化立场出发诠释马克思思想遇到的形式和内容的矛盾,只有借助儒家思想的"一个世界"的世界观,才能够克服.而一旦实现了这种形式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和儒家思想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都是普遍真理,前者是在西欧历史文化的特殊语境揭示普遍真理,后者则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语境中揭示普遍真理.因此,转换语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了儒家现代形态的建构的一条途径.
  • 摘要:儒家的公私观念长期遭到误解,其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也隐晦不明甚或被扭曲.实际上,儒家"公私"之辨的主要内涵是"合私成公",所表达的是藏富于民的社会理想和治理方式:rn 儒家"义利"之辨的主要内涵是反对官府专利和官员营利,认为政府在利欲活动中的角色是制定规范(义)而非直接参与逐利;儒家"门内""门外"的概念则类似于今人所谓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概念,儒家认为公私领域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明确表达了官场上应当明分公私的观念;儒家的道德体系中亦充满了社会性公德的元素,如仁义礼智信忠恕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型塑;儒家的议政传统也蕴含了公共理性和民主观念.所有这些都表明,儒家具有充分的公共性,对现实社会中的诸多乱象具有针砭时弊的意义,对现实中存在着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和改革具有范导性意义.
  • 摘要:学者们研究《鬼神之明》时,肯定、部分肯定、或否定简文与墨家的关系,然多围绕墨家展开讨论.运用同样的逻辑进行分析,《鬼神之明》也可以是儒家的佚文或儒家别派的作品.春秋战国时期怀疑鬼神的公正、能力,甚至怀疑鬼神存在者亦不鲜见.由此可见,《鬼神之明》中"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的思想不是墨家特有的,而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有识之士的看法.因而,仅仅凭借"鬼神"思想来判定学派属性是靠不住的.反思当今判定学派属性的方法,出现"鬼神"观念便联想与墨家有关,于是使用各种方法加以论证,甚至不惜"削足适履".这种思维定式的研究方法值得深思.
  • 摘要:郭店简出土前,学界一贯将礼的哲学化归功于孟子首创,这一观点将随着对郭店儒简的深入研究而被改写儒简礼的哲学基础是"身心合一"的""学,即以心、性(德)、情、志、命(道)等概念建构的心性论.基于此,儒简礼学哲学化进程以形上化和内向化两条路径展开:所谓影上化,就是把礼的根源通过情(性)向天追溯(天—命—性—精—礼),从而论证其不可动摇的合理性.所谓内向化("形于内"),就是深化"礼"在性情之中的正当地位("礼作于情"),以礼作为人性基础.这二者都是指向根本性的途径,以达到礼的哲学转向,获得道德形上化的本质.
  • 摘要:在儒家看来,乐教,作为治国理政、道德践履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治心"、"蕴德"、"定俗"、"知政"等功能价值,足以彰显出其对人与社会的重要性.rn 首先,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态,具有强烈的感染人心的作用,即陶冶心性,调理人的内心情感;其次,乐教,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作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寓教于乐",突出乐教的道德教化功能;第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教对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秩序具有建构和整合之效;第四,音乐与政治互为表里,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同的音乐,体现出不同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治乱盛衰状况.总之,儒家乐教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道德教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 摘要:在中国传统礼乐文化背景下的礼乐哲学体系,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家们在三代礼乐基础上的理论诠释与重构.概言之,一切以礼乐为研究立场或研究对象的哲学思想,都可称之为礼乐哲学.她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所在,生存智慧、人文理性为其基本性质.礼乐哲学的体系建构包括了礼乐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道德哲学、伦理美学等诸多方面,而"中和"是其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礼乐哲学体系之中.礼乐哲学的发展与演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哲学的.在研究范式上,"点、线、面"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是其基本特点."三礼"是展开礼乐哲学研究的核心文献,《诗经》《论语》《荀子》等则是其基础性文献.
  • 摘要:"乐"于"礼乐刑罚"中存而不论的传统应该给予整理.在伦理共同体中,"以乐治国"之"乐象"以表征天地"雷出地奋"的健行之气而获取公共性资源;之"乐情"依托祖先崇拜(乐德)而生发统合作用.rn 在伦理共同体远逝、法理社会精进的过程中,"乐情"与"乐德"的矛盾和分化凸显:与天理结构相区别的主体情感成为契约社会中统合主体间性的最后自然和社会治理的心性基础;同时融通"天地人我物己关系"的感通思想构成反思程序宪政学对主体原子抽象的理论力量.在此现代性的处境中,立足情本体和主体间(天地人我物己)先验关系的"乐治"由伦理转向审美的努力交给了"审美共通感"去奠基."乐治"思想的民族认同援引伦理共同体结构中的性情、天人关系等先天条件,同时也介入了"审美共同体"的国家反思.
  • 摘要:受佛教影响,宋代丧礼中火葬盛行,大作佛事之风甚炽.对此,宋儒给予高度关切,其中既有对佛教思想理论的驳斥,又有对儒家家礼节文的考订.作为宋代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以阴阳二气之功用论鬼神、魂魄,否定佛教鬼神之说的理论基础;以彻底的气散论解释死亡,否认轮回主体、空间的存在可能;以气之强弱、死者怨气解释厉鬼现象,批评佛老不安于死、自私自利的生死观.朱熹的鬼神观不仅驳斥了世俗笃信的佛教轮回之说,证明在丧葬礼俗中大作佛事的虚妄,还为儒家丧祭之礼提供了理学说明.在《家礼·丧礼》中,朱熹以不间断的仪式在不断的空间变化中接续死者魂魄,使之不致分离耗散.由于持有这样的鬼神观,《家礼》对古礼的去取损益独具特色.
  • 摘要:儒家学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而不仅仅属于中国人.孔子思想涉及人性,构成涵盖范围最广的智慧呈现给现世的世界.在曲阜建立了学院,取名"新院",尽己所能把儒家思想以一个新的方式传向西方,达到这个目标分为三步:严格地筛选、翻译、评论.儒家学说传播到西方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或者说是丰富文化方面.在此,把儒家思想精髓的准确概括:"推己及人,宽、远、深",称之为七字"曲阜精神".
  • 摘要: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内涵(鲎)富,有两大要点:一是孟子提出的"一天下",一是荀子的"一制度"."一天下"是国家、民族统一理论,"一制度"是社会制度统一理论.在分裂与战乱时期,天下"定于一"是"大一统"的第一要求.完成"一天下"之彼,紧接着提出"一制度",是"大一统"的必然要求."一天下"与"一制度",是长久维持"大一统"的根本保证."大一统"是中国历史永远不燮的目标.
  • 摘要:技术问题是儒家承担时代使命需要应对的问题.儒家理论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技术思想,其中,"圣王制器"的叙事在儒家的思想版图中充分肯定了技术论题的哲学地位,包含了丰富的技术理论,应受到充分关注.rn 本文拟从《系辞传》这一记载"圣王制器"的关键文本出发,探讨儒家对技术的基本态度.首先,从制器的内容看,《系辞传》在"利用"层面将"工具"与"制度"等量齐观,并用"器"来对它们进行统一描述.这无疑突破了将技术、器用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力、机械技术、生产工具,或将制器仅仅理解为以物理技能或物质功效为根本的工具革新的狭窄思路.其次,从制器的意义看,《系辞传》弱化了基于物质价值诉求的技术的自然意义,而突出强调了指向文明和人性目标的技术的社会意义,进而暗示,器物是涉及礼乐社会构建的全面工具形态,制作器物是礼乐社会的必要手段和应有内涵,技术要全面地承担或充分地服务于礼乐建设,而不能偏执于物质财富生产.
  • 摘要:无论是荀子还是黑格尔,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冲动,并且在义与利的冲动中实现道德世界的预定的和谐,从而化解道德与幸福、欲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黑格尔所谓"力"通过扬弃对立、差别而返回自身,这个自身在荀子的思想中即表现为和,"分则和,和则一",建立群居和一之道的伦理实体,对于个体,"分"所表现出来的"力"指向德对于外在的普遍之则礼的造诣;对于群体,"分"之"力"使家庭、社会、国家的人伦之间形成秩序合力,达至"齐一"的社会至善.黑格尔或荀子,都强调道德领域道德意志的主体自由,并把它作为自己人格上的沉淀,由自己进行道德选择、善恶区分,自由是道德意志的本质,自由只有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
  • 摘要:明嘉靖九年的厘正文庙祀典是文庙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该事件由明世宗后台主导,张璁前台表演,虽然经过朝臣的抗争,最终明世宗取得完全的胜利:将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称号改作"至圣先师",取消了孔子的"王(天王)"位、"文宣"谥号和"大成"尊号;祭祀改为十笾豆和六佾舞,将祭祀孔子的天子之礼降为诸侯等级;取消文庙奉祀人物塑像,一律改作木主;另建启圣祠,奉祀四配等圣贤之父;罢黜传经之儒,增祀传道之儒.厘正文庙祀典一是突出了理学在道统中的地位,一是强化了纲常礼教,但实质却是治统对道统的压制.
  • 摘要:世界上所有的庙宇都是宗教文化的产物,没有宗教性便不会有庙宇的存世。孔庙无疑也是一座宗教文化的历史存在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巫祝祭祀文化的具体展现。孔庙,它向人们传播的是生活现实的具体宗教性深质内涵,告诉人们,生命的真正主宰和依靠就在眼前生活中,就是人生对于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综合把握。rn 孔庙与其他宗教庙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所展现的文化意向和追求别具文化意向,它不是要将人们引向超现实的天国世界或者具体的人格神,而是直接引向现实“人”应该也必须具有的“仁”的原理性,以此引导人们建构别一种人生的崇信与敬仰。rn 孔庙整体性展现出了儒家的信仰观念,它本源于华夏民族古老的“天道”观,孔子极其儒家将其引向并化为“人道”。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孔庙所蕴涵的信仰也可以称之为“天人之道”;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孔子选择并创构出一个更具体的概念范畴予以作表述,那就是“仁”字,所以,“仁”是一个涵括着天人、涵括着此岸彼岸、涵括着人生所有方面一个宏大的文化观念结构。
  •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兴起、道教以及佛教的逐步盛行,两汉儒学受到了很大挑战与挫折.然而,即便如此,儒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rn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祭孔释奠基本上以孔子为主,以颜回陪祀.拜孔揖颜之礼更多是在国家太学举行,有时以太常或祭酒释奠先师孔子和颜子.后来皇帝或太子往往讲经通后,便亲自前往释奠孔子,以示对孔子及儒学之尊崇.三国齐王芳正始时释奠礼停祀周公,专祭孔子于辟雍,以颜回配享.自此,整个六朝释奠均只祭孔子.rn 中祭规格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祭孔规格定为"依上公之礼,舞用六佾,设轩悬之乐,乐陈三面",牲牢、器用悉如上公,从裴松之之议也.此年皇太子释奠用乐奏登歌.学者一般认为此为释奠用乐之始.南齐武帝永明年间(485年左右)是祭孔祀典表演舞蹈的开端,也是历史上在孔子庙堂使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之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规定祭孔释奠正式增加了三献礼,而舞蹈是置在"三献礼"的仪程中表演.
  • 摘要:本文认为,过去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建立在这样三个预设之上,即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这三个"预设"也可称为一种"文化无意识"、"文化心理结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种"微观政治学",即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整合方式和价值系统表现为德性权威、礼大于法和三纲五常等.由此也可发现,今天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制度模式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既然新文化运动没有颠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则说明未来中国文化中的秩序问题,即权威、制度及价值建设的方向,应当从中国过去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充满了深厚自由精神的儒家传统中来寻找.这是本文所提出的走出新文化运动宿命的一个思路.rn 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正有效的权威、制度及价值的模式也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在历史上,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团体主义所构成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导致仁、义、忠、信、孝、礼、智等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鉴于今天中国文化仍然不可能逾越这一心理结构,所以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不会大变,但需要结合其固有的自由精神来重新阐释,即从人的尊严、价值与人格独立性的精神出发来发扬儒家价值系统。这大概就是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宿命吧。
  • 摘要:本文通过《淮南子·氾论》、《列子·仲尼》 、《春秋》、《论语》等古籍中孔子的描述,分析了汉代孔子的地位的官方定位,详细分析了《春秋》中的素王之义。政治因素使孔子得到汉代官方的正式认可。在中国古代无论是谁,只要想对社会生活真正发生影响,几乎一律都无法对政治予以回避,孔子自然不能例外。
  • 摘要:孔子因鲁史记等百二十国宝书作《春秋》,公羊世传孔子春秋学,故有《公羊传》.公羊发明孔子意,言黜杞、故宋、新周、王鲁、以《春秋》当新王.由孔子《春秋》王鲁,可知《春秋》三代殷、周、鲁;因公羊《春秋》当新王,可见公羊三代周、鲁、春秋.孔子作《春秋》为万世制法,则春秋一代,即后之万世也.《春秋》鲁代十二公,依孔子所传闻、所闻、所见,分据乱、升平、太平三世,内其国、诸夏、夷狄;相应地,公羊春秋一代,亦可分为封建、郡县、省部三世,治夷夏内外有异.此正三科九旨之意也.
  • 摘要:儒家的天人之学内含有中国的空间经验.在儒家思想的本真空间中,天人不二的生活世界展现了心与天地万物的共在.而生活世界由于沉沦而陷落为物化的自然空间与物化的社会空间.物化的天理与物化的规律组织成了规范网络,人由奠基性的决定者化约为被决定者,物化空间呈现出"以理杀人"的物化面貌.由于物化的空间建筑负载在虚假的基础上,而其真实的基础却是隐含着的生生不息的中道.故童心的初始性与物化的自毁性终能成为生活世界觉醒的救赎力量.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多维度变化,特别是对利益格局、商业竞争、社会责任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在利益驱使下,部分企业的道德自律性正在丧失,见利忘义、挥霍浪费、诚信缺失、破坏自然等问题日益突出,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道德失范现象,侵害着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rn 商业伦理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重塑中国商业伦理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已经积淀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对现代商业伦理的重构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儒家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商业伦理比较的角度,在以义取利、仁者爱人、诚实守信、忠恕之道、正已修身、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七个方面,探讨儒家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商业伦理的构建.
  • 摘要:《颜氏家训》作为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献材料,几乎很少受到学界的哲学研究,本文从哲学史的角度阐述了颜之推是如何用中道思想对先秦两汉的儒家学说进行哲学超越,以及这种超越在当代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颜之推的哲学超越的构建是通过对于君臣、父子、兄弟等人伦关系的扬弃完成的,其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儒学转型的历史语境、中道统一的逻辑方法和儒家的基本立场.颜之推在复杂的政治思想环境中通过哲学超越使得儒家精神重新成为立身修教之本,这对于当代中国立足传统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以诙谐幽默的风格深得观众喜爱和认可.然而,在这种极尽调侃的表象背后,还隐匿着对人自身的尊重,对人性的关照,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彰显着中国古代儒家的人性关怀.透过电影的表象,分析其与儒家人性思想的关系,并借此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种种举措失当予以理论分析和现实借鉴.
  •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一直以来都以隐性或显性的形态影响着中国政治社会,也随着文明的交流而走到世界文明舞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大通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实际行动与周边国家密切联系,推动合作,以大手笔描绘出同周边国家全面拓展合作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周边外交和全球战略进行了新的谋划和布局,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
  • 摘要:儒家思想在近代发生了巨大转变,由社会占主导的思想转变为被社会批判的对象.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进入到思想多元时代,儒家思想如何积极主动应对新变化,成为儒家的当代使命.特别是儒家思想如何主动融入到当前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为儒学自身赢得发展空间,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rn 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儒家思想主张的和而不同,宽容异端可以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基本原则,而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也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儒家思想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以说,儒家思想与公共文化空间有原则的契合,又可以相互促进.而建设一个使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够参与的、开放的、有良性秩序的公共文化空间,也是儒家的历史使命.
  •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说礼教是指"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rn "①《古代汉语词典》说礼教指"关于礼制的教化"②,并举例《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和《礼记·经解》"恭谨庄敬,礼教也"为例来说明.其实古代"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礼"指礼仪,所以狭义的"礼教"指礼仪教化,与"乐教"并提.广义的"礼"指礼乐",所以广义的"礼教"指礼乐的教育、教化.本文即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礼教概念的.与礼教相近的是"名教".《现代汉语词典》说名教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儒家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曾在思想上起过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③《古代汉语词典》说名教是"以等级名分为核心的封建礼教."④可见,礼教和名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同义词,但礼教主要是指礼制和教化,而名教则是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礼教,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 摘要:"礼"是指规范社会与人生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法"(刑)则是由"礼"衍生而来.礼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礼依靠道德教化的方式引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而法则依靠强制力使人们遵守礼的有关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定有序的目的."礼"与"法"(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两大基石.rn "礼法合治"思想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后经战国末期儒学大师荀子的推阐,其影响进一步扩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礼法合治"的思想正式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得以实施.此后,虽然朝代更迭,但"礼法合治"思想基本上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政治范式为后世所继承发展."礼法合治"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我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礼法合治"的思想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政治智慧和法律资源,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 摘要:韩国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儒学样板国家","儒家文化国家的活化石".近些年来,一直从事韩国儒学的研究,并以"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为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后期资助.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韩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孝道的国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21世纪,韩国在传承弘扬孝道文化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 摘要:《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开成二年(837)完成.凡刻《周易》等12种儒家经书,共114石.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开成石经》完整保存了迄今所见一些儒经的最早版本,完善了儒家经典核心的内容框架,是经过几代人研究校勘核定的标准经典.其大规模的槌拓、本乎书籍开本的行款设计,在技术推广与图书设计理念上,都是雕版印刷流行前的最后一次、规模盛大、影响深远的总预演.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 摘要:"言必信,行必果"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儒家与墨家对这句古老格言有着不同的诠释.在传统文化中拥有支配性特殊地位的儒家贬斥其为"硁硁然小人".处于传统文化下层,代表民间文化的墨家是"言信行果"精神的真正的弘扬者.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周恩来所引此言应来源自《墨子》.
  •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就我国最古老的《周易》中包含的文化软实力智慧进行分析,提出《周易》智慧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启示.
  • 摘要:本文以汉字中的"易"、"仁"、"祖"、"是"为例,分析了汉语中心性的文化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与汉民族文字有着内在的深层联系,对“易”、“仁”、“祖”、“是”等文字的简要分析足以证明这一点,文化与文字的交织生成了中国人特殊的宇宙观、社会观、伦理观和价值观,无时无刻地浸透于汉民族代代相袭的精神谱系之中。
  • 摘要:古代儒家虽然在问题意识上没有提出公共性的问题,但在出世与入世、道与利等等问题上的论述可以说都蕴含了儒家在公共性上的价值立场,即"天下"所代表的人民的、公共的利益始终是儒家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关怀.治企如治国,企业经营的规律就是能够为顾客及利益相关者带来真正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包含两个层面,即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企业通过产品这个载体向世人传递某种普世精神或者思想文化,也担荷着文化责任.企业由人群组成,人能弘道,企业亦能弘道,企业同样能够"经营永恒之生命意义".
  • 摘要:在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建设上,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拥有丰厚文化底蕴、丰富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儒家文化所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并育并行等弥足珍贵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亘古绵延,始终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最深沉的精神支撑.rn 本文在参考学术界相关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掌握孔孟之乡文化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从儒家文化在国家软实力战略中的地位与应用、孔孟之乡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儒家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背景下的涅槃重生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意义,期盼切实推动孔孟之乡"东方圣城,首善之区"的建设步伐.
  • 摘要:中国的史官设立得最早,然而私人著史却是从孔子开始的,他的《春秋》以所载的史实来宣扬儒家思想,以达到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有着不同于"百国春秋"的义法与属辞的特点,标志着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儒家历史散文的诞生,对今后中国思想意识、史学、散文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春秋》之后的《左传》,是一部史实详备、富有文采的史著,标志着春秋末期儒家历史散文的成熟.它的创新表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尽力做到详备;将记事与记言在编年体中有机地融合起来;突破了编年体单一的顺叙法,灵活地运用了顺叙、倒叙、补叙等多种叙事方法;语言表述上更加生动形象,把中国的叙事记言和写人的艺术技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摘要:中和文艺观是具有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追溯其远源,《诗》《书》传统功不可没.《诗》及《诗》教中的中和文艺观,已经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视域中得以深刻表述,而由《书》之文本自身所凸显的中和文艺主题和"克谐"文艺表现形式,以及由早期儒家学者在诠释《书》时提出的系列中和文艺观,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视域中却并未得以充分揭示.《书》及《书》教中的中和文艺观,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有着明晰的演变轨迹,对我国传统文艺创作,特别是在史传文学创作及其理论发展方面影响甚巨.
  •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礼乐文化衰微,礼乐秩序崩坏,礼乐文明被污名化。吊诡的是,当人们努力地捣毁礼乐传统之后,结果却是国人的文明教养、伦理道德日益堪忧,公共秩序亟待完善。礼乐文明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石,要以“因革损益”观对待礼乐传统,但礼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是时代的需要。反思以往的偏颇认知和极端做法,认真汲取传统资源,重塑新时代礼乐秩序,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资源支持。要理解礼文化及其背后的德,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第一,礼本身体现了道德。第二,礼是需要践履的,也就是说礼具有实践性。第三,礼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体现为尊敬和敬畏。
  • 摘要:重建道德中国,推动移风易俗,必须造就大批新时代的君子去参与去带领.君子文化曾长期被冷落,而今又逐渐升温,其顽强生命力来源于:一是合情合理,二是文明需要.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滋养着君子群体.君子与小人的主要差别,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而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又是动态的可以转化的.孔子儒学确立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基本道德准则,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梯忠信礼义廉耻)。在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融人全球化事业的今天,它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道德基石,当然要有所损益和创新。rn 今日新的君子之论把君子道德人格概括为"六有":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扩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真;有担当,尽人之责要突破"君子不器"的局限,改日"君子能器",呼唤各行各业都有大批君子出来肩负重任.全国道德模范的不断涌现,山东威海倡导"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成绩,都增强了重建礼义之邦的信心.
  • 摘要:文章阐述了“常道”与“新命”的理论来源,分析了儒家文化中的“常道”,讨论了“常道”的继承和“新命”的实现。儒家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新命”,一方面要适应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转化或优化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民主制度、现代教育制度、.儒家经学与广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这四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
  • 摘要:"轴心时代"的孔子及其儒学追求"天下有道",建立起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精神.一些晚清儒家士大夫和近代知识群体希望推动儒学的近代化,故而努力挖掘"天下有道"的近代性意义.晚清儒家士大夫的文化思考为当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 摘要: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有二,一是现代化,二是全球化.现代化始于西方,并随着西方的扩张,蔓延于全球,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从此以后,现代化便与全球化交织在一起,同步进行.也就是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展开的.本文站在道哲学的立场上探讨以人类终极价值和终极信仰的共同基础来化解文明冲突。具体分析了价值的本源、价值的获得、价值的呈现与发现以及价值的文化形态。世界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拥有共同的本体基础、共同的人性基础和共同的生命体验基础,这意味着拥有共同的终极价值基础和共同的终极信仰基础,这正是化解包括文明冲突在内的各种价值冲突的充分条件。
  • 摘要:近一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国内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以及学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不同理解与坚持,导致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着种种不同的歧义.就福建儒学传统而言,朱熹、李贽、严复无疑是南宋以来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杰出代表.rn 跨越自宋代以迄清代末期的近千年时空界限,不难看出,无论是朱子学、卓吾之学以及近代的启蒙之学,他们所具有的突破不合理传统、勇于创新进取的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其文化思想价值是同时期中国其他区域文化及儒者们所无法比肩与跨越的.神圣职责。本文梳理、总结和弘扬福建儒学发展的历史,希望民族、社会、共根同源的闽台同胞们,谨记先辈所怀抱的这种敢于扬弃传统、创新进取的共同文化精神核心,继续进取,建设美好家园。
  • 摘要:程瑶田为乾嘉时期著名经学家,其儒家思想主要在《论学小记》一书.宋明理学由张载主气,至朱子主理,阳明主心同时亦有王廷相主气,至蕺山、船山调融心、理、气并重後.戴震又反朱王,重回张载主气一路,实即以此转心性之空谈为气说实有.程瑶田在此脉络下,呈现其对心、理、气诸学的取舍.rn 本文先确立程氏少言形上,直以气为天之基础.再论道在气中,离人伦非道.性则主气性由天故善,不取朱王由本体说性.情则受明清之际情善之风影响,以为气贯天、命、性中,则气性所发之情,亦为善.并主气性相近,知愚因习相达.性之知为三达德之知,知愚无不同.知愚之等差因气因习而有别.末言诚意,以恶非在於性与情,而在于经营情之发的意,一有利害考量之意,便可能为恶.故工夫用在诚其意,意一诚则情善性善皆可见。
  • 摘要:悠久的礼法文化孕育了中华法系,中华法系是固化了的礼法文化.诸如"德主刑辅"和"为政以德"、选贤任能和科举取士、重义轻利和诚信、基于"中道"的中刑与慎刑和恤刑、"无讼"和调处息讼等等礼法传统中,蕴涵着丰富的"良法善治"智慧."法治中国"建设意味着中国正从革命法学和法制转型为治理法学和法制,其中包括从移植法学和法制转型为特色法学和法制.实现这一转型需要得到传统礼法文化的滋养,通过折中和融西实现创新.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特别提到修道立德的重要意义,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儒家道德学说的深刻凝练,其不同层面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修身做人而言,"八德"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今天进行道德建设,需要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需要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相一致。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厚文化土壤,“八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构成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历代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不能淡忘“八德”的历程,应该继续讲好“八德”的故事。
  • 摘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韩国中央政府正在探讨用法律来规定“孝道”的“不孝子防止法”的制定。本文中深刻探讨怎样防止对父母的不孝行为发生。这一课题只能是从为人教育开始。 为人人教育按照传统方式,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开始。其内容就是进行传统的儒家礼仪教育:rn 首先,父母和社会要解放儿童,为他们提供一个接受适合他们教育的机会,尤其是要通过符合儿童要求的传统儒家礼义教育,给予孩子们一个积累最起码的人性基础教养的机会。第二 ,子女们在开始学校生活的时候,父母会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第三,上面提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难实现的现场正是现实社会,而且最难的教育正是在现实社会基础上开展的社会教育。虽然儒家也有教化功能,但是并不具有像其他宗教那样的教化功能因此,不但要认真进行在韩国全国234所乡校针对靑少年开展的忠孝教育和人性教育,还要更积极地针对成人男女实行传统儒家礼义教育。
  • 摘要:明末清初,私家修史之风兴盛,诞生了多部具有总结性的儒学史书,万斯同《儒林宗派》就是其中一部颇具特色的儒学史表.本文拟就《儒林宗派》之体裁、结构、成书年代与版本、王梓材增注本及书中所显现的儒学史观加以论述,以探讨此书的价值与学术意义.
  • 摘要:中国和越南自古在文化和经济、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早在公元初年,儒学就已传入越南,通过和佛教等思想斗争以后逐渐取得了正统思想的地位.在第十世纪的自主独立阶段,儒学有了长足发展,在越南民族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对越南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儒学思想在越南已经离开政治舞台,不过它已深深植根于越南的民族文化中.因此儒学思想对越南现代社会还有重大的影响.rn 从法国侵略越南以后,越南人认为儒家思想比西方文明落后,是使越南亡国的原因之一,所以从此越南人没有依靠儒家思想为建设社会。但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它已深深植根于越南的民族文化中。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管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越南现代社会的民主、公平、文明目标,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除了依靠马克思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南针以外还需要利用并选拨儒家积极点与现代社会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是儒学思想重新进发出无尽的生机活力。作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主流思想有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 摘要:中国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生"内在超越"的生命文化.无论是从目的、内容还是方法上看,中国文化都可以说是一种内学或"心文化"."心"蕴涵了所有的生命潜能和宇宙奥秘,"内求于心"、"反求诸己"式的修行,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心文化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却处处闪耀着神圣的光辉和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流露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气质.rn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儒家心学在中国古代自成体系,学术气息浓厚,传承脉络清晰,影响既深且远,"心学"传递着儒家的精神,维系着儒学的根基.儒学将"心"界定为:"天人合一"之心;"内圣外王"之心;责任之心.中国文化、儒家心学在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尤其是在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过程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