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王船山《中庸》哲学之实践性质——以《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诠释为中心

王船山《中庸》哲学之实践性质——以《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诠释为中心

         

摘要

<中庸>是对儒家心性论和工夫论、修养论等综合论述的经典.船山认为,<中庸>不是脱离现实且空虚的哲学理论或者迂腐的谈论,<中庸>是切实表达人们日常真面貌的圣贤之道,他并努力探究其中蕴藏着的真理,将<中庸>具体地阐述为日常生活中付诸于行动的实践道德规范,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中庸>作为实践哲学的价值和必要性.<中庸>首章的首句中提出人本性的道德根源就是天命,而王夫之以人为本解释了"命"字,从而突出中庸作为实践哲学具有的特征.对于<中庸>提到的"性",则界定为人的本性,而不是事物,规定修道其"性"的"道"也是只有人才追求的最高价值.修这些"道"的过程就是"教",而且与"中庸"或"道"的概念不谋而合,因此成为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来实践的目标.但人作为实践目标的"教"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理论或与日常生活无关的自然之理,而是存在可实践的事情.对此,船山解释为"礼",以强调现实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关系网的实质性实践道德规范,人必需做出实质性努力才能实现,从而突出强调在<中庸>首章的首三句中<中庸>的实践性质,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中庸>的总体内容,进一步提出儒家实践哲学的宏观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