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加味消脂利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加味消脂利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加味消脂利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加味消脂利肝方治疗NAFLD的作用。方法 通过TCMSP收集加味消脂利肝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信息;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NAFLD相关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对药物疾病靶蛋白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构建,运用Cytoscape 3.9.0对PPI图进行关键靶点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实验验证利用高脂饮食诱导法(high-fat feed, HFD)构建NAFLD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消脂利肝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灌胃2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血清、肝组织的形态学。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加味消脂利肝方通过IL-6、TNF、JUN、IL-1β、CXCL8等核心靶点发挥抗炎消脂作用,KEGG富集到基因通路198条,其中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验证实验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LT、AST、TG、TC、LDL-C血清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血清浓度明显降低(P<0.01),脂滴区域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消脂利肝方组NAFLD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脂滴区域减少。结论 加味消脂利肝方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的优势,能改善血清脂质水平及肝功能,减少肝脏内脂质沉积,最终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