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块茎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块茎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

         

摘要

以4种食块茎鸟类——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鸿雁(Anser cygnoide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为研究对象,分析越冬候鸟种群数量与鄱阳湖保护区内湖泊水位变化的关系.2003-2007年越冬季节,采用直接计数法调查鸟类的种群数量,通过非参数回归分析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最高值分布在不同水位,但峰值水位差异较小,且种群数量与水位关系的总体趋势呈现一致性.随着保护区内湖泊水位的下降,鸟类种群数量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倒V字形趋势.在水位由16.0m降至14.8 m(吴淞高程)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湖泊水位下降逐步增加达到最高峰;在水位由14.8m降至13.5m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水位下降而减少.当鄱阳湖水位处于14.5~ 15.5m之间时,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其种群数量最高点出现在水位14.8 m左右.2003-2005年3个年度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相似,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单峰趋势,峰值水位均位于14.75~14.90 m之间,2006和2007年平均水位升高,鸟类种群数量分布的峰值水位也高于前3年,峰值水位出现在15.25 m附近.由于受到良好保护,大湖池和沙湖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稳定,而梅西湖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本研究区域中,水位在14.5~15.5m之间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该研究结果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位管控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1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昌330038;

    国际鹤类基金会,威斯康辛州53913;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昌330038;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昌330038;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昌330038;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水鸟; 种群数量; 鄱阳湖; 水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