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CT增强鉴别诊断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CT增强鉴别诊断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摘要

cqvip:目的评价CT增强对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I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IAF患者23例(IAF组)和GIST患者37例(GIST组)的资料,均行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定性分析比较两组形态学表现,定量分析病灶长径、短径、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图像由两名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与测量。对于测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阈值。结果与GIST组相比,IAF组CT表现多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多位于腹腔胃肠壁外,内部坏死少见,均匀强化(P=0.001,P=0.005,P=0.003,P=0.001);而病灶边界、瘤内血管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P=0.11)。IAF组与GIST组最大界面长径、短径和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1.9)cm vs(5.8±1.8)cm,(5.5±1.5)cm vs(5.7±1.6)cm,(31±2)HU vs(30±3)HU,P=0.717,P=0.616,P=0.186);两组动脉期、静脉期CT值、动脉期绝对强化值及静脉期绝对强化值均小于GIST组(36±7)HU vs(35±10)HU,(45±8)HU vs(62±10)HU,(6±6)HU vs(23±10)HU,(15±8)HU vs(31±11)HU,P=0.001,P=0.001,P=0.001,P=0.001)。以动脉期CT值小于47HU,静脉期CT值小于56HU为鉴别诊断的阈值,诊断IAF的敏感度分别是87.0%、91.3%,特异度分别是89.2%、78.4%。结论与GIST相比较,IAF多位于腹腔胃肠壁外、形态表现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内部少坏死,均匀强化,动脉强期CT值多低于47HU,门静脉期多低于45HU,这6个特征对鉴别IAF与GIST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