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诊断价值评估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诊断价值评估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CT、超声检查对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并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0例PT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106例与转移阴性组324例.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直径、包膜侵犯、多灶、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及侧颈部各区域转移情况等临床影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对CT、超声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病灶直径大于1 cm、位于甲状腺上极、包膜侵犯及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易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进一步分析表明病灶位于甲状腺上极、包膜侵犯、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CT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的敏感性93.4%,特异性88.8%,ROC曲线下面积0.911、约登指数0.823,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当病灶位于甲状腺上极、包膜受侵犯,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临床应高度怀疑PTC颈侧区淋巴节转移;CT联合超声检查可以明显提高颈侧区淋巴结的检出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