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慢病毒介导的大鼠前强啡肽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慢病毒介导的大鼠前强啡肽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

目的强啡肽镇痛效应强、安全性好、无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等优势,是目前生物镇痛研究的重点。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大鼠前强啡肽(PDYN)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的表达,为后续研究大鼠癌痛模型的生物镇痛提供条件。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和扩增BM-MSCs,流式细胞学和体外成脂、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实验鉴定。构建大鼠PDYN慢病毒载体并感染BM-MS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和Western blot法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空白组(BM-MSCs)、实验组(PCDH-CMV-PDYN-EF1-cop GFP)、空载体组(PCDH-CMV-MCS-EF1-cop GF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DYN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强啡肽蛋白表达。结果BM-MSCs呈长梭形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多数表达CD29、CD44、CD90,少数表达CD45。成脂诱导培养后油红O染色为阳性;成骨诱导培养后出现矿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示BM-MSCs细胞中CD29、CD90、CD44、CD45阳性率分别为(99.80±0.19)%、(99.62±0.24)%、(96.86±1.27)%、(0.82±0.06)%,转染PDYN基因后BM-MSCs表面标记CD29、CD90、CD44、CD45阳性率分别为(99.59±0.34)%、(98.06±1.51)%、(95.23±0.71)%、(10.23±0.59)%,转染前后BM-MSCs干细胞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扩增克隆测序鉴定慢病毒载体PCDH-CMV-PDYN-EF1-cop GFP构建成功,重组慢病毒滴度为5×106IU/m L。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和Western blot结果示慢病毒MOI=100为最佳病毒感染复数。qPCR、Western blot检测到经慢病毒载体感染后的BM-MSCs中PDYN基因表达均上调(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显示强啡肽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成功培养BM-MSCs和构建大鼠PDYN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在BM-MSCs中能高效稳定表达PDYN基因和分泌强啡肽蛋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