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理论与实践》 >CRP、I-FABP、SIRT1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CRP、I-FABP、SIRT1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新生儿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CRP、I-FABP、SIRT1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和I-FAB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IRT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ell分期Ⅲ期患儿血清CRP和I-FABP明显高于Ⅰ~Ⅱ期患儿,SIRT1明显低于Ⅰ~Ⅱ期患儿(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患儿血清CRP和I-FABP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儿,SIRT1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血清CRP、I-FABP与SIRT1呈负相关,CRP和I-FABP呈正相关(P<0.05)。CRP、I-FABP、SIRT1诊断Bell分期Ⅲ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733和0.802(P<0.05)。CRP、I-FABP、SIRT1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800和0.759(P<0.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清CRP、I-FABP水平升高,SIRT1水平降低,与患儿严重程度、预后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