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理论与实践》 >急性肾损伤后慢性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后慢性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急性肾损伤(AKI)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诊断AKI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和尿量的检测,但常因缺乏肾功能恶化的征象而延迟诊断,从而间接加重病情。因患者血清肌酐浓度受多种非肾脏因素的影响,如体重、年龄、性别、药物、饮食等,血清肌酐轻微改变不一定能直接反映肾脏的实际损伤情况,所以其不是AKI的最佳生物标志物。目前AKI的反复发作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肾小管间质损伤是AKI发展成CKD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该文详细介绍了急性肾损伤后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如NGAL、Cys C、NAG、KIM-1、L-FABP、IL-18、AGT等,以期指导AKI的早期诊断,避免AKI进程进一步恶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