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中文学刊》 >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通俗”文学范式的建立——从《论张爱玲的小说》到《自己的文章》

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通俗”文学范式的建立——从《论张爱玲的小说》到《自己的文章》

         

摘要

沦陷时期的上海,鸳鸯蝴蝶派文人控制着以《万象》为代表的一批通俗文艺刊物,培养了大量文学新人,也不断遭到新文学阵营的批评诟病。在大力倡导打破新旧文学壁垒的"通俗文学运动"背景下,新晋作家张爱玲针对新文学批评家傅雷的长文《论张爱玲的小说》,抛出全面展示自身文艺观点的《自己的文章》,以淡化主题、追求故事为突破口,力图摆脱新文学和鸳鸯蝴蝶派的双重压力,建立起一种崭新的"通俗"文学范式。而她既是这一文学构建活动的发起人和发言人,更是与之相匹配的文学创作领域内最有力的实践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