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

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

         

摘要

作为学术史上相对年轻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依然存在着不少盲点、空白,整个领域存在着失衡和研究框架的跛足现象.这就要重新确立起研究对象和领域,实现美学思想和审美形态在总体的整合.在这一建构过程中,需要有新的美学史观,寻求美学史框架的平衡性.中国美学史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复活、现代视界、现象描述、经验揭示.史识、史感是对历史事变、事实、事例、人物等,经过评判、评说所得出的理性结论和真知卓识.历时性解读更具有史的本体性意义,包含有承绪与变异,或同化与"异化"的两种发展方向,而异化更应给予学术重视.异化表征了历史发展的曲折经历,使其更真实地体现出历史的演变情形.而异化过程借助于"中介"得以完成,从而形成了基本演化图式.在基本研究方法上应体现史的本体性机制、美学的根本特征、研究主体素质发挥的综合要求.用中国美学史的思维方式体认美学史,从而实现审美的诗性体验的目标.美学史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构应当具有和焕发个人的学术风采,要有个人独特的体认、领略、把握、感受,甚至属于其个人的话语系统.这一切需要学术创新和遵守学术规范,才能在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内建构起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