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不同通风量下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硫素的转化特征

不同通风量下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硫素的转化特征

         

摘要

【目的】研究通风量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硫素转化和挥发性硫化物释放的影响,为有效控制挥发性含硫恶臭物质,保留污泥堆肥产品中的硫素营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城市污泥和调理剂(锯末)以3∶1(湿重)的比例混合后,采用自动好氧堆肥控制装置进行15天的堆肥试验,通过改变鼓风机频率实现不同堆体的通风量调节。设置鼓风机工作频率10、13、16 Hz 3个处理,相应的通风量为2.5、3.0和3.5 L/min。在堆肥的第0、1、2、3、5、7、9、11、13、15天进行堆体内部多点混合采样,进行挥发性硫化物的浓度测定,研究城市污泥不同堆肥阶段硫素的转化特征。【结果】相较于低通风量(10 Hz),高通风量(16 Hz)下H2S的峰值浓度下降了约50%,但其累积释放量增加了45.4%;甲硫醚的累积释放量提高了398%,峰值浓度增加了490.8%;CS2的累积释放量下降了57.8%,其峰值浓度下降了77%。堆肥产品中有效硫浓度在低、中、高通风量条件下相较于堆肥前分别上升了19.5%、19.1%、36.1%。【结论】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提高通风量可以降低H2S的浓度峰值,但增加了H2S的累积释放量,甲硫醚的峰值浓度和累积释放量均显著增加;提高通风量可以抑制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CS2的释放。在低、中、高3种通风量条件下,堆肥产品的有效硫浓度相较于堆肥前都明显升高。高通风处理虽然全量硫的损失最大,但更有利于提高堆肥产品中可直接被植物吸收的有效硫含量。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年第1期|P.135-143|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450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一般性问题;
  •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堆肥; 通风量; 硫; 挥发性硫化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