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原农业》 >西藏林芝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特征

西藏林芝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特征

         

摘要

为林芝本地苹果绵蚜可持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定期取样调查,对不同长势的苹果树苹果绵蚜的形态特性、生活史和发生动态及其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林芝市苹果绵蚜以1龄或2龄若虫在果树树干伤疤、树皮缝隙及近地面根部进行越冬,在果园内或周围没有发现其他寄主。调查发现苹果绵蚜在5月开始发生有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6月初至7月上旬,随后由于进入雨季,气温不适,苹果绵蚜发生量降低,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第二次生育高峰。不同长势树体苹果绵蚜分布、数量有所差异,但树势强弱对天敌种类、数目、分布影响不大。本次调查发现苹果绵蚜天敌有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四条小食蚜蝇Paragus quadrifaciatus、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等6种,种群优势度分析发现在6、8、9月七星瓢虫均为该月捕食性天敌优势种,7月优势度指数位居月首的则是四条小食蚜蝇,草蛉数量较少,仅能作为一个天敌资源。西藏林芝苹果绵蚜发生严重,是由于果农过于依赖化学防治而对农业防治有所忽视造成。苹果绵蚜天敌群落多样性暂时适中,但天敌群落维持群落结构和功能、保持现状的能力欠佳,因此相关产业部门应重视对苹果绵蚜的防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