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肝脏病杂志》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磷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磷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磷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科诊治的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MODUL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指标(血磷浓度正常值为0.82~1.62 mmol/L.血磷浓度至少2次<0.82 mmol/L即诊断为低磷血症).应用SPSS 21.0软件包对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纳入318例患者(慢性乙型肝炎19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21例),其中单药或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的患者217例,服用其它核苷(酸)类药物患者1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磷血症发生率为11.7%,肝硬化患者为10.7%(P>0.05);在应用ADV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0例(15.9%)发生,而在71例未服用ADV的患者中,3例(4.2%)发生低磷血症(x2=5.83,P<0.05);在应用ADV的9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11例(12.1%)发生低磷血症,而在30例未联用ADV患者中2例(6.7%)发生低磷血症(x2=0.29,P>0.05);在33例小于35岁的患者中,8例(24.2%)发生,而在33例大于55岁的患者中,3例(9.1%)发生低磷血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7.36,P=0.007)和使用ADV (OR=3.51,P=0.015)为发生低磷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壮年HBV感染者应用ADV治疗可能发生低磷血症,应注意监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