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肝脏病杂志》 >茵陈四苓颗粒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茵陈四苓颗粒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茵陈四苓颗粒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茵陈四苓颗粒干预组,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法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法尼酯X受体(FXR)mRNA水平.结果 茵陈四苓颗粒干预组动物血清ALP和GGT水平分别为(254.3±16.4)U/L和(14.3±5.8)U/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625.8±36.5)U/L和(26.7±7.9)U/L,P<0.05];血清IL-17、IFN-γ和丙二醛水平分别为(162.2±16.4)pg/ml、(28.9±6.2)pg/ml和(19.2±3.8)U/m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223.4±18.8)pg/ml、(39.3±9.8)pg/ml、(28.6±2.4)U/ml,P<0.05],而血清SOD水平为(324.1±33.5)U/ml,显著高于模型组[(250.8±25.4)U/ml,P<0.05];茵陈四苓颗粒干预组肝组织IL-17和IFN-γmRNA水平为(2.1±0.3)和(17.3±3.5),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3.4±0.5)和(34.5±7.2),P<0.05],而SOD和FXR mRNA水平为(0.8±0.4)和(2.2±0.5),显著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3±0.2)和(1.5±1.1),P<0.05].结论 茵陈四苓颗粒能明显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L-17、IFN-γ和MDA等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