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尔伦诗歌中的音乐象征

         

摘要

魏尔伦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诗学理论,重视音乐性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他用语言模仿乐音,以独特的声响打通人的感官,实现感觉挪移,以求达成波德莱尔的“横向应和”。诗人借助“再现”的音乐表现手法,使诗意如音乐回环往复,从而推动语言的所指多层次地向纵深扩展,最终达到表层和深层的“纵向应和”。“复调”作曲技巧的运用,既构建了立体有形的外部世界,又表达了无形无边的人类情感,实现了“横向应和”与“纵向应和”的结合,诗义直达无限。魏尔伦的诗歌通过有形与无形之间无限的展示空间,较为全面地表现世界和人性的本质。由此,魏尔伦以音乐语言继承和发展了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丰富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奠定了自己象征派代表诗人的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