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酚类物质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

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酚类物质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酚类物质种类及其含量变化与甘蔗茎尖褐变的关系,为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机理研究及解决褐变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酚类物质(绿原酸、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在茎尖组织褐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甘蔗茎尖褐变率增加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第3~6d褐变严重,褐变率增加量在第6d达峰值(16%),之后呈下降趋势.接种培养后0~12d,正常生长和褐变的甘蔗茎尖均检测出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4种酚类物质.接种当天4种多酚物质含量均最高;接种后3~6 d,褐变现象严重,褐变率迅速增加,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褐变率增加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其中与表儿茶素含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P<0.01),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825.[结论]甘蔗茎尖褐变率增加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而表儿茶素为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酚类物质.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第5期|622-626|共5页
  • 作者单位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甘蔗;
  • 关键词

    甘蔗茎尖; 组织培养; 酚类物质; 褐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