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落粒性QTL鉴定及相关主效QTL定位

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落粒性QTL鉴定及相关主效QTL定位

         

摘要

[目的]挖掘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蕴藏的落粒性基因,为广西普通野生稻进化及栽培稻起源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等方法构建广西普通野生稻DP30和DP15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CSSLs)群体(DP30-CSSLs和DP15-CSSLs),对CSSLs群体进行落粒性鉴定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并以筛选出的强落粒性代换系Y99(CSSL-Y99)与受体亲本93-11杂交构建次级F2群体,对落粒性相关QTL进行定位.[结果]构建出由144个CSSLs组成的DP30-CSSLs群体和由59个CSSLs组成的DP15-CSSLs群体.DP30-CSSLs群体代换片段累计全长737.5 Mb,对DP30全基因组的覆盖率约为94.71%;DP15-CSSLs群体代换片段累计全长337.36 Mb,对DP15全基因组的覆盖率约为73.11%.从2个广西普通野生稻CSSLs群体中鉴定出12个落粒性CSSLs(CSSL-Y104、CSSL-Y68、CSSL-Y83、CSSL-Y328、CSSL-Y235、CSSL-Y64、CSSL-Y63-2、CSSL-Y303、CSSL-Y99、CSSL-Y106-3、CSSL-Z37和CSSL-Z38),检测出6个落粒性QTLs(qSH2.1、qSH4.1、qSH5.1、qSH9.1、qSH11.1和qSH11.2).其中,qSH11.1的加性效应(-37.5)和表型贡献率(-23.4%)最高.利用在qSH11.1所在区间内开发的6对InDel分子标记(M1、M2、M3、M4、M5和M6)对从次级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筛选出4个重组单株(43、167、128和136),并将落粒性主效QTL qSH11.1定位于第11染色体M5~M6间约1.5 Mb的范围内.[结论]从构建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DP30和DP15)CSSLs群体中检测出6个落粒性QTLs,主效QTL qSH11.1定位于第11染色体M5~M6间约1.5 Mb的范围内,是新发现的落粒性QTL.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5期|1004-1012|共9页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野生稻;
  •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落粒性;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 数量性状位点(QTL); 广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